編輯序言

林建光(國立中興大學外國語文學系 副教授)  


2014年三月份的臺灣很不尋常,持續了三個多星期的太陽花學運雖然落幕了,但後續效應仍有待觀察。整個運動幾乎是以創傷介入的方式發生,瞬間爆發,令人措手不及。網路科技的效應在這場運動發揮了難以估算的效應,透過「虛擬」科技,「真實」得以被召喚,而且所謂的「真實」也是現在進行式,不但尚未完成,也有待進一步書寫、論述、理解。我們或許無法真正知道這場學運到底發生了甚麼事(但還是很高興有一群紀錄片工作者透過攝影機紀錄了整個過程),政府、警方、參與群眾、網友、甚至攝影機的差異性恰恰勾勒出事件的水晶體結構。這並非否定事件本身的內容,歷史內容固然重要,但如何捕捉事件的強度,讓事件與過去、未來產生對話、共振,進而成為一幅可讀、可識、意義飽滿的歷史圖像,這或許是更為重要的工作。因為事件終會有結束的一天,內容也一定有其時效性,唯有事件的精神能夠喚起跨越諸多事件的共相,讓沉睡的「過去」得以透過當下的介入得到甦醒與救贖,所謂的正義應該是這個意思吧。
 
本期通訊原本以魏德聖電影作為主題,籌畫過程有幸遇上了318學運。事發初期我想很少有人知道它會是個事件,也不知道事件將會以「318學運」、「太陽花學運」命名(從無以名狀到命名代表著論述介入歷史的過程),更不知道它會與其他社會運動,特別是二十多年前,同樣發生於三月的「野百合學運」(或稱三月學運)產生某種歷史性的共謀。幾位社員覺得學社應該對當下事件做出回應,在明知準備不及的情況下,我們還是抱著姑且一試的態度跟大家邀稿,結果情況出奇踴躍,我們收到了好幾篇的稿子,但因為篇幅考量,本期僅刊出四篇文章。黃涵榆企圖從激進政治角度詮釋太陽花學運,因其特殊思維方式,因此放在「前瞻思維」部分。其他尚有三篇關於學運的文章。〈親愛的妹妹〉以第一人稱觀點描繪事件突如其來的發生,字裡行間透露出高度的臨場感;楊宗樺的〈太陽花學運:衝撞律法前的那道門〉企圖從這場學運閱讀出新主體、彌賽亞救贖的可能性;劉俊裕的〈再談「文化例外」與「少數文化權利」〉指出臺灣長久以來文化主體性、少數文化權利遭忽視的情形,反映了許多文化人的危機意識。
 
除了太陽花學運外,我們依然秉持初衷,刊出了魏德聖電影專題。選擇魏德聖作為焦點有很多原因,除了邱貴芬老師在不同場合的呼籲之外,也與個人認為魏德聖在臺灣電影史有著特殊位置有關。魏德聖的電影難以定位,得到的反應也是針貶不一,這與他呈現歷史的方式有很大關係。簡單地說,魏德聖電影常被人批評為違背歷史真實。但如果依照前面所述,歷史事件的強度比起其內容來得更重要的話,我們或許可以大膽一點,不用將其電影限縮於是否符合「歷史事實」此一狹隘層次。(同樣道理,對太陽花學運忠實的方式不一定是要符合事實,姑且不論這是否可能,而是保留其魂魄,使得其歷史型態進入可讀可識的狀態)。林克明的〈魏德聖的「歷史」電影〉即嘗試從德勒茲「此性」(haecceity)觀點理解魏德聖電影如何超越歷史真實層次,打斷狹隘時間、歷史的束縛;李育霖的〈歷史的影像空間〉也認為魏德聖電影超越了歷史再現限制,成為「影音材料與感覺力量之間的調控過程」;而李鴻瓊的〈曖昧、不全的半邊臉—試論魏德聖《海角七號》的女性喜劇〉嘗試從「女性喜劇」角度切入《海角七號》如何既開啟又關閉了歷史與生命中的不全、畸零、不可能面向;最後,江淩青的〈在個體與大眾之間擺盪的作者身份〉則試圖跳開對於史實與美學的關注,將焦點擺在魏德聖的「作者身份」。
 
「論文精選」收錄了兩篇文章,廖新田的〈不‧爽美學:臺灣「超級大展」的文本生產〉對於當下流行的「超級大展」、「美學大師」、「爽美學」、「爽藝術」文化感到憂心忡忡;江凌青的〈建築作為影像裝置與電影美學的關鍵:以蔡明亮《鍋爐裡的劇場》為例〉則探討建築如何是一種影像裝置與電影美學的關鍵,彼此又如何形成多層次的互涉。「好書分享」部分,莊士弘介紹了南西(Jean-Luc Nancy)The Truth of Democracy一書關於「民主」、「民主真理」的討論。
 
本期通訊能夠順利出刊,我要感謝所有作者的辛勞,在有限時間下能生產出如此高質量的文章。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