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與冒險: 《逃出第十四號勞改營》中的脫北者創傷證言與記憶再現

臺灣師範大學英語系碩士班

廖翊鈞

「別相信任何人」是北韓勞改營(Gulag)中最重要的生存法則之一,因為在完全蔑視並摧毀人類生命價值的監牢裡,身心俱疲的囚犯甘願為了得到獎勵食物,或躲避知情不報所帶來的嚴刑拷打,果決出賣朋友,甚至是家人。依《逃出第十四號勞改營》(Escape from Camp 14, 2013)一書的主要受訪者申東赫所言,北韓勞改營中存在著不可觸犯的「十誡」,其中一誡即是「犯人必須彼此監視,必須立即檢舉任何可疑行為」(247),偷懶、偷竊、私藏食物、私下聚會與逃跑皆為監視的目標,一旦被告發且經查屬實或知情不告,所將面臨的是立即處刑。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紐帶(bond)在缺乏信任基礎的勞改營中被侵蝕殆盡,許多脫北者在逃離至安逸的庇護國後,仍久久不能擺脫自己曾身為「背叛者」與「倖存者」的受汙染身份,對於他們而言,如影隨形的羞恥感、自我厭惡和失敗感(Herman 94-95),是永遠無法擺脫的心靈創傷。

「背叛」與「信任」一直是脫北者所面對的核心問題。自從叛離北韓國境的那一刻起,「記憶」成為他們取信南韓政府與取得新身分的重要籌碼。始自2005年南韓政府設立統一院後,所有的脫北者進入南韓後,將先被探員縝密的審問、調查,情節特殊者甚至要開記者會公開說明,再進入統一院中重新訓練與同化,最終將得到一筆政府補助款與公寓住處,後進入南韓社會展開新生活。但也正因為脫北者對於北韓極權統治下的社會主義見證與南韓經濟政治密切相關,證言的真實性無可避免地受到矚目;如申東赫的例子,他於《逃出第十四號勞改營》出版後,成為原本無名無聲的廣大脫北者群體代表,更為整個北韓人權議題擬人化。在2013年,他曾前往聯合國針對北韓的人權狀況提供證言,申東赫的創傷記憶重現,更是涉及了國際合作層次,證言的真實性影響層面也更為深廣。

但創傷記憶真的能被準確重現嗎?正如Shoshana Felman與Dori Laub的所言,創傷見證的本身就是再見證「不可能的見證」與「見證的瓦解」,使得創傷見證或創傷記憶不可能再現。創傷造成記憶的延遲,在事件發生的當下,經歷者往往因為過於驚愕而無法立刻理解自己所遭遇的創傷,需要時間的沉澱才能在往後的某個時刻,驚覺創傷的形成。創傷記憶缺乏立即性,因此無法即時清楚記住事件的細節(LaCapra, History and Memory After Auschwiz 20-21)。在記憶的延遲與細節流失之間,事件經歷者所呈現的飄忽不定、琢磨不止的證言,正好引出創傷與見證的弔詭關係,證言因為創傷而不完整,但也正因為創傷造成的不完整而倍顯真實(LaCapra, History and Its Limits: Human, Animal, Violence, 61)。

脫北者所承受的暴力不僅摧殘身心,也摧毀了紀錄暴力記憶的結構。因此語言做為一種結構性的表達,無法完整容納創傷(qtd. Young 16),必定有溢出於文字之外的、不可言說的片段經驗需要其他形式的呈現來表達。因此《逃出第十四號勞改營》的作者布雷恩.哈登(Blain Harden)整合了文字、照片與圖片,甚至是以申東赫的身體傷疤作為呈現記憶的媒介,試圖利用不可磨滅的感官記憶(sense memory)與身心遺跡(trace)拼湊申東赫的創傷記憶,為孤立沉默的脫北者跨國發聲,希望在他們無法癒合的創傷之上,彷同生物的向傷性(traumatropism)順著傷口展開新生。

回到「背叛」與「信任」問題上,出生於勞改營獎勵婚姻制度下的申東赫,並不習慣「相信他人」,包含他的採訪者哈登以及渴求真相的大眾;他也害怕著,當他全盤托出勞改營內的所有真相(例如自己是造成母親與兄長被處刑的真兇),大眾還會視他為「人」嗎?而他還留在北韓的老父親,是否會因為自己公開見證而被北韓政府報復呢?做出證言的當下,對申東赫以及其他脫北者而言是一場賭博,是一場既要說出真心話(truth)也要大冒險(dare)的殘酷遊戲。面對申東赫破碎的人際關係與不信任,哈登曾自比為未上麻藥就開始為病人鑽牙修補的牙醫,過程雖然疼痛,但有可能治癒;建立證言的過程亦是一種抒發與治療。有趣的是,2015年1月底,申東赫與哈登先後透過媒體證實《逃出第十四號勞改營》內所記述的事件發生地點與時間有諸多不實與錯置,引起國際一陣譁然。申東赫身為一名見證者,顯然不信任他的聽眾,而他的聽眾打從一開始就對於他見證「不可能的見證」抱持著難以置信的態度。在雙方互不信任的狀態下,這場處理人權問題不可避免的見證,似乎已成了一場展示傷疤的病態「表演」,眾人共同消費並享受著他人的痛苦。

        脫北者創傷證言與記憶再現是一個不斷糾結於追求真實,卻又早已超脫真實的討論議題。在資訊流通快速且形式多元的「見證世代」(the era of witness),證言可以記錄、更可以建構創傷。讀者又該以什麼樣的態度與責任來閱讀脫北者證言等的創傷見證;是否能在滿足窺視他人隱私、以欣賞他人傷口為樂之外的扭曲慾望之外,在創傷所造成的記憶與敘述空白與沉默內,開展出只有讀者才辦得到的證言補述,或是在追求娛樂與新鮮感之外,依循著倫理責任一同淡化傷疤。

參考書目

Felman, Shoshana, and Dori Laub. Testimony: Crises of Witnessing in Literature,

      Psychoanalysis, and History. New York: Routledge, 1991.

Harden, Blaine. Escape from Camp 14: One Man’s Remarkable Odyssey from North

      Korea to Freedom in the West. New York: Penguin, 2013.

LaCapra, Dominick. History and Its Limits: Human, Animal, Violence. Ithaca: Cornell

      UP, 2009.

—. History and Memory after Auschwitz. Ithaca, NY: Cornell UP, 1998.

Young, James Edward. “Introduction.” Writing and Rewriting the Holocaust:

Narrative and the Consequences of Interpretation. Bloomington: Indiana UP, 1988. 15-38. 

臺灣師範大學英語系碩士班

廖翊鈞

「別相信任何人」是北韓勞改營(Gulag)中最重要的生存法則之一,因為在完全蔑視並摧毀人類生命價值的監牢裡,身心俱疲的囚犯甘願為了得到獎勵食物,或躲避知情不報所帶來的嚴刑拷打,果決出賣朋友,甚至是家人。依《逃出第十四號勞改營》(Escape from Camp 14, 2013)一書的主要受訪者申東赫所言,北韓勞改營中存在著不可觸犯的「十誡」,其中一誡即是「犯人必須彼此監視,必須立即檢舉任何可疑行為」(247),偷懶、偷竊、私藏食物、私下聚會與逃跑皆為監視的目標,一旦被告發且經查屬實或知情不告,所將面臨的是立即處刑。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紐帶(bond)在缺乏信任基礎的勞改營中被侵蝕殆盡,許多脫北者在逃離至安逸的庇護國後,仍久久不能擺脫自己曾身為「背叛者」與「倖存者」的受汙染身份,對於他們而言,如影隨形的羞恥感、自我厭惡和失敗感(Herman 94-95),是永遠無法擺脫的心靈創傷。

「背叛」與「信任」一直是脫北者所面對的核心問題。自從叛離北韓國境的那一刻起,「記憶」成為他們取信南韓政府與取得新身分的重要籌碼。始自2005年南韓政府設立統一院後,所有的脫北者進入南韓後,將先被探員縝密的審問、調查,情節特殊者甚至要開記者會公開說明,再進入統一院中重新訓練與同化,最終將得到一筆政府補助款與公寓住處,後進入南韓社會展開新生活。但也正因為脫北者對於北韓極權統治下的社會主義見證與南韓經濟政治密切相關,證言的真實性無可避免地受到矚目;如申東赫的例子,他於《逃出第十四號勞改營》出版後,成為原本無名無聲的廣大脫北者群體代表,更為整個北韓人權議題擬人化。在2013年,他曾前往聯合國針對北韓的人權狀況提供證言,申東赫的創傷記憶重現,更是涉及了國際合作層次,證言的真實性影響層面也更為深廣。

但創傷記憶真的能被準確重現嗎?正如Shoshana Felman與Dori Laub的所言,創傷見證的本身就是再見證「不可能的見證」與「見證的瓦解」,使得創傷見證或創傷記憶不可能再現。創傷造成記憶的延遲,在事件發生的當下,經歷者往往因為過於驚愕而無法立刻理解自己所遭遇的創傷,需要時間的沉澱才能在往後的某個時刻,驚覺創傷的形成。創傷記憶缺乏立即性,因此無法即時清楚記住事件的細節(LaCapra, History and Memory After Auschwiz 20-21)。在記憶的延遲與細節流失之間,事件經歷者所呈現的飄忽不定、琢磨不止的證言,正好引出創傷與見證的弔詭關係,證言因為創傷而不完整,但也正因為創傷造成的不完整而倍顯真實(LaCapra, History and Its Limits: Human, Animal, Violence, 61)。

脫北者所承受的暴力不僅摧殘身心,也摧毀了紀錄暴力記憶的結構。因此語言做為一種結構性的表達,無法完整容納創傷(qtd. Young 16),必定有溢出於文字之外的、不可言說的片段經驗需要其他形式的呈現來表達。因此《逃出第十四號勞改營》的作者布雷恩.哈登(Blain Harden)整合了文字、照片與圖片,甚至是以申東赫的身體傷疤作為呈現記憶的媒介,試圖利用不可磨滅的感官記憶(sense memory)與身心遺跡(trace)拼湊申東赫的創傷記憶,為孤立沉默的脫北者跨國發聲,希望在他們無法癒合的創傷之上,彷同生物的向傷性(traumatropism)順著傷口展開新生。

回到「背叛」與「信任」問題上,出生於勞改營獎勵婚姻制度下的申東赫,並不習慣「相信他人」,包含他的採訪者哈登以及渴求真相的大眾;他也害怕著,當他全盤托出勞改營內的所有真相(例如自己是造成母親與兄長被處刑的真兇),大眾還會視他為「人」嗎?而他還留在北韓的老父親,是否會因為自己公開見證而被北韓政府報復呢?做出證言的當下,對申東赫以及其他脫北者而言是一場賭博,是一場既要說出真心話(truth)也要大冒險(dare)的殘酷遊戲。面對申東赫破碎的人際關係與不信任,哈登曾自比為未上麻藥就開始為病人鑽牙修補的牙醫,過程雖然疼痛,但有可能治癒;建立證言的過程亦是一種抒發與治療。有趣的是,2015年1月底,申東赫與哈登先後透過媒體證實《逃出第十四號勞改營》內所記述的事件發生地點與時間有諸多不實與錯置,引起國際一陣譁然。申東赫身為一名見證者,顯然不信任他的聽眾,而他的聽眾打從一開始就對於他見證「不可能的見證」抱持著難以置信的態度。在雙方互不信任的狀態下,這場處理人權問題不可避免的見證,似乎已成了一場展示傷疤的病態「表演」,眾人共同消費並享受著他人的痛苦。

        脫北者創傷證言與記憶再現是一個不斷糾結於追求真實,卻又早已超脫真實的討論議題。在資訊流通快速且形式多元的「見證世代」(the era of witness),證言可以記錄、更可以建構創傷。讀者又該以什麼樣的態度與責任來閱讀脫北者證言等的創傷見證;是否能在滿足窺視他人隱私、以欣賞他人傷口為樂之外的扭曲慾望之外,在創傷所造成的記憶與敘述空白與沉默內,開展出只有讀者才辦得到的證言補述,或是在追求娛樂與新鮮感之外,依循著倫理責任一同淡化傷疤。

參考書目

Felman, Shoshana, and Dori Laub. Testimony: Crises of Witnessing in Literature,

      Psychoanalysis, and History. New York: Routledge, 1991.

Harden, Blaine. Escape from Camp 14: One Man’s Remarkable Odyssey from North

      Korea to Freedom in the West. New York: Penguin, 2013.

LaCapra, Dominick. History and Its Limits: Human, Animal, Violence. Ithaca: Cornell

      UP, 2009.

—. History and Memory after Auschwitz. Ithaca, NY: Cornell UP, 1998.

Young, James Edward. “Introduction.” Writing and Rewriting the Holocaust:

Narrative and the Consequences of Interpretation. Bloomington: Indiana UP, 1988. 15-38.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