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名字》:雲端因果與內造行動

廖朝陽
(國立台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暨研究所特聘教授)

在加納新太執筆的《你的名字》外傳小說裡,描寫三葉父親宮水俊樹的第四話題為〈由妳所編織之物〉,裡面特別提到俊樹雖然因爲喜歡二葉,入贅成爲宮水神社一員,心中卻始終懷抱對命運、神明旨意的否定:「在糸守這裡擔任神職者雖令俊樹感到不可思議,但他並不覺得自己之所以在這裡是冥冥之中自有註定。藉由選擇來決定自我,自我藉由選擇而存在著。俊樹擁有這種類似存在主義的思想」(加納新太244)。這裡獨重個體意志的架構當然不只涉及存在主義的觀點,而是指向背後以個體自主為基礎的整個現代文明對現實的基本想像。
      俊樹的俗世觀點最後因為真三葉在災難發生前及時出現,促成他下令進行避難計劃而改變了。這個轉折並不是他「選擇」相信三葉或相信彗星即將墜地,而是因為他「被選擇」:他所以會轉念,雖然也與三葉出現之前發生的一連串事件有關,主要的推力還是來自他與亡妻二葉相識的整個過程,而且從初次見面討論的話題開始就在為他的決定鋪路,最後幾乎是在三葉成為二葉替身的設定下產生突破。也就是說,推動俊樹領導糸守鎮避難的各種「概念」早就被植入他的經驗中,成為一種超出個人思維的裝置:要啟動裝置「只要有鑰匙前來造訪,以有機形式將這些概念結合在一起就行了」(271)。(本傳小說描寫瀧想說服敕史河原、早耶香加入疏散鎮民行動,意外得到敕史河原提供歷史資料支持,也讓瀧覺得「這一切都是一千多年前就準備好的」;新海誠168f)。
      由故事所設定的神道教觀點看,俊樹被二葉「編織」當然也算是一種「冥冥中註定」,而且這種神祕連結如果不計入俊樹的後知後覺,應該也可以延伸到本傳中三葉與瀧的關係(加納寫作外傳有完整的自主性,但他是電影的腳本協力,忠於原始構想的說服力頗高;見倉田モトキ82f)。另一方面,我們也必須記得這裡的「冥冥中」表示因果關係並不明確,所以「註定」並不是自由意志的超自然投射。也就是說,事件發生的條件千變萬化,俊樹與二葉、瀧與三葉的關係並沒有明確的因果軌跡可尋,也不算前定,只能說是客觀世界裡總是會有許多偶發因素不斷聚集、散開,產生各種長時間迴圈的編織、連結,呈現出「冥冥中」似乎有某種旨意的模糊方向感。
      例如外傳描寫四葉偷嚐自己的口嚼酒,偶然發現自己也會「作夢」穿越到其他時空,而夢中見到的宮水祖先明確指出這種情形「到底會跟怎樣的奇怪場所結緣,根本無法得知」(加納新太182)。也就是說,雖然四葉是「宮水之人」(183),扮演的角色總是可以以某種方式連結到宮水傳承的典型,但是宮水的個別成員如何嵌入典型,如何按自己的特殊性在其中產生協調或衝突關係等等,實際上並無法預測。四葉的頑皮行為在事後可以被猜出:「到頭來,妳這張嘴也對口嚼御神酒做了惡作劇吧」(183),但這樣的判斷暫時仍然沒有脫離常理,也並未涉及任何命運規劃的「有機形式」。同樣的,瀧在交換身體突然停止後可能將追尋三葉的模糊念頭付諸行動,最後回到過去,但也可能不會這樣做。在其中一個平行世界裡,因為瀧的行動,俊樹當上鎮長會變成解救鎮民規劃的一部分,可以連結到一千兩百年前第一次彗星災難之後的變局,接近大歷史的知識編排;在另一個平行世界裡,瀧沒有實際行動,那麼俊樹的「還俗」也可能只是糸守鎮現代化之後走向金權政治過程的一環而已。實際上哪個平行世界會成真,並不是俊樹自己能選擇,而是「依他起」:不僅瀧的行動,包括尋人過程中發生或不發生的各種遇合都可能會影響到俊樹。

在小說版裡,外婆一葉解釋組紐編織的意義,特別提到形式與意義的關係:「不過即使意義消失,形式也絕對不能消失。刻印在形式當中的意義,總有一天會復甦」(新海誠35)。當意義被遺忘,只留下「無機」的物質形式,其中的事件編織潛態化,成為可能性連結的網路(就像宮水文書因火災燒毀,但其儀式傳承仍然保留與千年歷史的連結)。所以電影版片尾曲〈不須在乎〉(なんでもないや)說:「在沒有妳的世界裡,一定還是會有某種意義」,只是這種情況就像「八月不放暑假」、「聖誕老人不會笑」。反過來說,「八月」含有「暑假」的設定,「聖誕老人」含有「笑」的設定,而形式設定的背後就是潛態化意義網路的「刻印」。這時意義的重啓靠的不是規劃,而是具體情境中個人意志與超個人意義網路的協調、修正與流動,既不是不可改變的設計也不是脫離秩序的盲動。由這個角度看,《你的名字》的情節設定就並不只是神道教觀點的引用,而是加入了當代自動化技術、網路科技的程式化虛擬(例如聖誕老人與「笑」的連結多於「不笑」),接近後人類理論所講的應接性(performativity)。

「應接」的字根含有「究竟」(per-)、「形式」(form)之意,也就是始終不離形式,在形式關係中應接來產生意義。「應接性」表示世界在動態生成中呈現「內造行動」(intra-activity)的方向感,在物質當中透過「界限、性質與意義」來標示差異,但不是為差異而差異而是要在差異當中尋求「連結與承擔」(Barad 392)。這樣的世界是「物質成立自己的開放過程,其中行動的各種可能性不斷實現,使物質取得意義與形式」(141)。所謂「內造行動」,就是物與物之間不是只有「互動」關係,而是離不開更大的現象整體,所以單一對象的行動也只能在現象整體的計量裝置中「內造」:裝置的「觀察動因」改變,對象的各種變項也會跟著變。

巴拉德對內造行動的描述令人聯想到俊樹的概念裝置。她說:「世界原本就是近似關係雲集的地方,所以世界的臉佈滿意義的刻畫,使事物都升格為符號,而言辭就像海灘砂礫,散佈在外,靜待解讀」(Barad 137)。也就是說,在人出現之前物質已經保有意義,意義已經不離物質;這時語言不再是牢籠,因為是萬物先有表達自己的衝動,人才會使用語言與萬物溝通。

拉馬爾(Thomas Lamarre)注意到新海誠喜歡描繪天空與白雲,也喜歡在故事中加入交通、通訊活動等,於是由媒材研究的立場出發,導引出新海誠是「雲端媒材預言家」的論點(ラマール57f)。在雲端媒材的時代,一切去物質,但是在物質形式決定意義之前,在「名字」、溝通、交換之前,事物早已進入沒有形象,不可知覺的「關係性」。由動畫可以「預言」現實的角度看,拯救糸守鎮就是拯救不可名狀的關係性,重新建立雲端不離因果的物質性編織。對後311的日本而言,這就表示權力與行動必須重新連結到變異的可能性與不可計量的「深刻事態」,連結到災害尚未成為必然,避難之門尚未關閉之前(雲還是雲,天空還是天空)的「前觸」空間(61)。

由後人類的角度看,這樣的雲端因果重新將人與自然的對立納入雲、雨、水的應接與對流,也消解了物質與意義的分離。在這個架構下我們當然可以說宮水家的巫女傳承是一種迴避天災的「警告系統」(新海誠156):文化傳承的跨個體記憶不僅保留意義「復甦」的可能,而且早就超出意義,形成雲端記憶。當命運的連結回訪個體的日常,個體會啟動整個身體的物質性,進入內造行動的多面向應接。這時意義與溝通也回到物質的基底;所謂愛,就是「雖然已經不記得,但整個身體都知道答案」(244)。

就敘事手段而言,《你的名字》的後人類框架也貫徹到表達形式,以更明確的方式呼應了動漫文化的混媒材產業形態。如果混媒材(media mix)彰顯了後福特社會權力操作由單一世界轉向多元創造力協調的趨勢(Steinberg 184f),《你的名字》多少是指向混媒材感性的新轉折,標示出產業形態早已習以為常的分離、懸置關係如何突破文化傳承的慣性,開始改變原本重視匯集、收束的主流敘事編織。所以瀧所發動的疏散計劃(典型的理性分工架構)其實並未成功,但也不能說是失敗:雖然三葉換回身體後說服俊樹是直接觸發避難動作的「鑰匙」,其他破壞電廠、侵入廣播系統等傳統媒材作戰卻也不能說是完全沒有產生效果(所以鎮公所收回廣播頻道後要求民眾等候進一步通知,選擇的是凍結現狀而不是倒帶還原)。也就是說,避難行動始於理性規劃,分散執行後因為情勢的演變而被卡住,使分散在各處的「分身」無法合體達陣。這時不在規劃中的「鑰匙」及時出現,取代原先的規劃但也救回其中已完成的部分。這個翻轉性的「鑰匙」是否出現仍然不能說是前定,仍然會被懸置在可能與不可能之間,仍然只有「似乎在尋找什麼」的模糊方向感。

這就是混媒材所訴求的多元創造力協調。這不是後現代式的「大敘事」消失,應該也已經超出東浩紀所論述的,由角色資料庫化導引出來的後設敘事性:資料庫預設充滿彈性的同質空間,創造力協調則較接近隨時「有事」的雲景,呈現的是渡邊大輔點出的「可塑性」(92f),或許也可以說是以大編織取代大敘事,以潛態並存轉化因果連結。按渡邊的說法,這裡可能性的懸置還是與災難有關:一方面是大環境裡「備而不用」的無人化影像興起,透過大量監視影像的無意義投射來換取安全,預設了梅亞述 (Quentin Meillassoux)所謂「偶然性的必然性」;另一方面,《你的名字》呈現意義消失與意義生成的兩面性,含有由事物的可塑性帶入「非人」世界的意思,呼應了無人化影像本身的「滅絕」聯想(98f, 100n)。

但是在生存與滅絕之間,人與環境仍然會不斷進入應接。在新海誠的動畫作品中,即使是最接近歷史的《雲的彼端,約定的地方》也明顯偏向「平行現在」的時間並置,不會停留在緬懷過去或瞻望未來(Walker 10)。這類平行世界的存在突顯的並不是時間線分歧所造成的隔離,而是其中的多重時間性如何透過「與現在重疊」而進入意義,形成某種「永恆現在」(11)。不是沒有未來,而是未來必須突破資本權力短時間迴圈的圍堵,進入現在,進入形式的塑造。當世界的「分身」因為時間弱化而面目模糊,「分身之時」(カタワレ時)與「彼誰人時」(カワタレ時)形成意義連結,平行現在仍然會轉向,進入非人時間的人間編織。

引用資料
東浩紀(2015)。《遊戲性寫實主義的誕生:動物化的後現代2》[2007]。黃錦容譯。台北:唐山。

Barad, Karen (2007). Meeting the Universe Halfway: Quantum Physics and the Entanglement of
Matter and Meaning.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加納新太 (2016)。《你的名字──Another Side: Earthbound》。新海誠原作。梁恩嘉譯。台北:台灣角川。

倉田モトキ (2016)。「加納新太インタビュー」。『君の名は。公式ビジュアルガイド』。角川書店編。東 
京:KADOKAWA。82f。

ラマール、トーマス (2016)。「新海誠のクラウドメディア」。大琦晴美譯。『ユリイカ:詩と批評』48.13:
57-61。

新海誠 (2016)。《你的名字》。黃涓芳譯。台北:台灣角川。

Steinberg, Marc (2012). Anime’s Media Mix: Franchising Toys and Characters in Japan.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Walter, Gavin (2009).  “The Filmic Time of Coloniality: On Shinkai Makoto’s The Place Promised in Our
Early Days.” Mechademia 4: 3-18.

渡邊大輔 (2016)。「彗星の流れる「風景」:『君の名は。』試論」。『ユリイカ:詩と批評』48.13: 90-101。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