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難、空間與記憶」專輯序言

「災難、空間與記憶」專輯序言
吳建亨

  本期台灣人文學報收集五篇文章,包含三篇論文與兩篇書評,由大師級的資深學者與幾位優秀的年輕學者操筆,精彩可期!

  在〈《你的名字》:雲端因果與內造行動〉,廖朝陽教授為《你的名字》進行一連串深刻的理論探究,其中對命運與選擇複雜呈現,打破兩者間的對立,轉而關注事件形成背後眾多偶發性、「依他起」因素之聚集。值得注意的是,作品中形式與意義的關係,廖朝陽教授以後人類視野切入,強調形式與意義重啟的運作層次是介於個人與超個人之間,在物質世界的動態網絡中,物與物透過不間斷地互動(例如,透過協商、修正、連接等)形成一種內造行動,其中拯救糸守鎮所拯救的便是這種意義形成前的「關係性」,一種跨個體的雲端記憶,或者說一種物質性編織而成的雲端因果。由於形式與意義重啟非個人意志決定的因果關係,而是涉及更高層次的物質性整體,因此不同世界中的各種遇合放置在整體網路後都會產生影響事件的方展效應,也使作品中的因果關係呈現出來一種不確定卻又帶有冥冥中註定的模糊方向感。

  在《傷害之文明—傷痛,恐懼與記憶》一文,沈曼菱教授探討近期出版的詩集中,創傷、恐懼、記憶等主題泉湧而現,這個現象顛覆社會主流與政治正確的正面思考模式,也揭示一種新的世代品味與意識。如波戈拉的詩集中,文字見證且具象化內在最私密的情感,將無法名狀的過往傷痛轉化成符碼;或者在徐珮芬詩集中,對恐懼深層的挖掘,呈現情感內在中最細緻的辯證;此外,葉青作品寫出屬於個人最私密的記憶,藉著文字的保存流傳於世,記憶招喚成了過往與今日、個人與集體之間不斷的流動與拼湊的過程。沈曼菱教授在結論問到,是否我們應對文明提出新的定義,將情感關係視為文明建立的基礎?答案是肯定的。近來青年詩人的創作對傷痛、恐懼與記憶等長期被壓抑的情感關係的凝視,讓讀者能夠窺視當代的集體無意識,唯有正視世代的深層絕望,才能覓得一絲希望的曙光。

  年輕學者謝伊柔的專文對福克納《押沙龍,押沙龍!》小說的敘事提出另一種詮釋觀點,探討攝影之於文學書寫的可能。作者指出,攝影作為一種媒介關鍵性地影響《押沙龍,押沙龍!》小說敘事的發展,例如,敘事充斥大量的攝影修辭,這個現象不能被單純視為一種文學隱喻,亦非旨在某種客觀的再現。由於當時攝影技術的侷限,所謂的客觀不可避免地含帶「盲拍」的成分,攝影的客觀因而成了攝影者無法掌握的「客-觀」。如此,攝影在《押沙龍,押沙龍!》成了不可約化的元素,推動小說敘事的進展,帶來內部不確定性的一種機制。

  書評部分,許綺玲教授以培瑞克隨筆集《空間物種》為題,以空間書寫的角度為台灣讀者引介這位重要的法國作家。許綺玲教授強調空間在培式作品中的重要性,他的空間不是宏大敘述或無可言喻的神祕空間,而是觀察生活常見卻也常被忽略的空間,更反轉大眾對日常空間既有的刻板印象,使其陌生化。除了對日常空間的觀察與描述外,《空間物種》展現培瑞克書寫的另一個特色:其空間書寫翻轉流變與結構的對立,在對理性空間的追求與建構中仍保有偶然的開放性。許教授指出,目前市面上兩本培瑞克小說的譯本在台灣出版商錯誤的定位下,忽略空間書寫的重要,因此冀望此文能有某種導正的功用,讓讀者在閱讀培瑞克作品時,除了賞析文字內涵外,也能發掘嵌入文字的空間生活美學。莊士弘則介紹世界文學研究的經典作品,巴斯卡·卡薩諾瓦的《文學世界共和國》。書評首先將《文學世界共和國》放置世界文學脈絡,詳盡闡述該書「中心」與「邊緣」、「文學場域」、「世界文學空間」與「文人共和國」等觀念,在在強調文學自主性與一種超越國族疆界的文學思維。評者認為,卡薩諾瓦對文學形成的見解雖有其局限,但激發出的文學觀點仍值得台灣文學領域的學者參考。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