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退的時間性:菲律賓酷兒文學及其後殖民批判

陳定良(國立臺灣大學外文所碩士生)


       本文旨在說明當代菲律賓酷兒文學如何呈現「倒退的時間性」,提示後殖民批判的可能性。對於全球南方來說,在地酷兒文化的後殖民批判是晚近重要的研究發展。此研究路徑不只挑戰帝國中心仰賴的主流性別框架,也指出殖民治理本身就深植於性別化的社會結構(Wieringa and Sivori 14)。以菲律賓而言,酷兒的後殖民批判途徑更有其特殊的歷史問題與意義。高爾夏(Neil J. Garcia)強調,二戰後的菲律賓酷兒研究奠基在西方實證主義諷刺地產出許多恐同論述,因為這些研究未能反身性地將菲律賓殖民歷史納入考量,而不斷複製了西方知識的文化霸權(426)。採用後殖民視角來重思菲律賓酷兒文化,一方面能夠凸顯美國酷兒理論忽略的國族與殖民問題,另一方面也得以揭示「gay」、「lesbian」等意符與菲律賓在地酷兒文化的種種斷裂。此處所說的菲律賓在地酷兒文化是他加祿語(Tagalog)的「bakla」(字面意義為「雌雄同體」)。不過,馬納蘭珊(Martin F. Manalansan)特別提醒,bakla並不只是現代意義的「跨性別」,其實還包含扮裝與陰柔特質等多樣的性別展演實踐(24-25)。在菲律賓現代化的進程中,將bakla的酷兒實踐放回菲律賓殖民史理解,才能更歷史化地梳理菲律賓在地酷兒文化的形塑過程。
       當代菲律賓文學生產中有兩部小說頗能回應上述酷兒實踐與殖民歷史相互交織的問題意識:一是洛斯卡(Ninotchka Rosca)的《戰爭狀態》(State of War,1988),二是王涵(Han Ong)的《背棄者》(The Disinherited,2004)。這兩本小說雖然處理不同層面的殖民問題,但是都同樣透過「倒退的時間性」而產生批判的可能性。所謂「倒退的時間性」突顯的是,深藏在主體過去的回憶之中,迂迴而曖昧的酷兒情慾。小說中「倒退的時間性」恰恰是主角與在地bakla角色偶然相遇後,才有了浮現的可能。《戰爭狀態》與《背棄者》裡,透過回首過往而得以被指認的酷兒情慾,雖然跟整體敘事的線性發展時間有所衝突,卻也具備了讓我們重新思考殖民問題的契機。
       設定在威權統治時期的菲律賓,《戰爭狀態》講述了三位青年主角旅行到一座名為K—–的島嶼,表面上是要參加當地每年向獨裁領袖致敬而舉辦的嘉年華盛會,事實上是為了支持並加入在地人民的革命起義。這個顯然是未來導向的革命敘事中,潛藏了回首過往的酷兒情慾暗流。在廣場的嘉年華會上,一位不具名的扮裝男性迷戀上女主角伊莉莎(Eliza Hansen),不斷主動示愛並且表白。不同於阮越清(Viet Thanh Nguyen)閱讀《戰爭狀態》的成果認為酷兒情慾是菲律賓主流社會所接受的社會實踐(130-31),上述非典型異性戀的性別實踐與情慾關係,其實引來了廣場旁巡邏軍人的嘲諷與不滿。不過,也正是由於伊莉莎與這位扮裝男性的不期而遇,才使得兩人有機會訴說過往曖昧的酷兒情慾。這位扮裝男性坦承自己曾經是一位教授,著迷於跟一位年輕男學生發生關係,最後卻反被學生利用,甚至被迫離開這間耶穌會學校。在委婉拒絕扮裝男性的追求之後,伊莉莎坦稱在她與另一位女主角安娜(Anna Villaverde)的友誼底下,隱藏著她從大學時期以來對安娜的愛戀。雖然小說的設定是在一場嘉年華的盛會,看似種族、階級、性別、身體都存在顛覆的潛力,但是廣場上獨裁政府的軍隊巡邏,以及過去帝國遺留下的種族階序(如伊莉莎與安娜分別透露在膚色的高加索血統與華人血統),都仍然是可被辨識的權力運作痕跡(Patterson, Transitive Cultures 64)。不同於此,伊莉莎與安娜在大學時期相互扶持彼此的個人生活,儘管是曖昧難辨的情慾關係,卻不僅透露跨越階級的情感網絡,也展現女女同性親密關係的實踐可能。謝永平(Pheng Cheah)同樣留意到《戰爭狀態》在敘事形式的層面——即小說的第二部分脫離獨裁政府時期,回到西班牙帝國進入菲律賓的早期殖民歷史,梳理小說主角的家族史發展如何受到殖民歷史影響——呈現不同於線性殖民史的異質時間性(317-18)。但是,本文進一步指出《戰爭狀態》的異質時間性不只在於挑戰宏觀的殖民歷史,更體現於埋藏在回憶中的種種酷兒情慾以及另類的親密關係。
       相較於《戰爭狀態》對於獨裁政權的反思,《背棄者》則聚焦在皮堤(Pitik Sindit)這位十五歲的青少年bakla角色,凸顯美國帝國對於菲律賓的新殖民介入。《背棄者》的主角羅傑(Roger Caracera)在旅美三十年後,首次回到馬尼拉,目的是要處理父親遺留給他的大筆財產。由於羅傑知道父親的財產建立在剝削勞工的蔗糖事業,羅傑只想快速將遺產當作慈善款項捐助給需要的人,便能早日回到美國。但是,他處理遺產的進度卻因為遇見皮堤而滯緩。在羅傑藉著整理父親的遺物來釐清他的過往時,意外發現皮堤是他已故叔叔的愛人;而父親留給羅傑的這筆遺產其實是叔叔原先要給皮堤的金錢,但卻因為帶有同性污名而被家人阻攔,輾轉以遺產的名義掩蓋下來。羅傑透過皮堤與塵封在家族回憶的同性情慾相逢,開始觀察皮堤的生活,發現他在服務白人的性產業工作,並且懷有投靠白人離開菲律賓的「美國夢」,因而使得羅傑萌發用遺產「贖回」並且「拯救」皮堤的念頭。皮堤在《背棄者》的再現想當然引起了不少詮釋的衝突。一方面,研究者批判《背棄者》僅僅再生產了跨國性產業既有的權力結構(Nubla 239),或是維持了「西方」與菲律賓之間相互依賴的階層關係(Patterson, “Cosmopolitanism” 90-91)。另一方面,龐斯(Joseph Martin Ponce)同樣關注皮堤以及他最後原因不明的死亡所體現的酷兒時間性,則偏向訴諸讀者對於皮堤的遭遇進行同情共感的理解(269)。然而,文學再現事實上難以視為作者對於現實世界的規範性論述。藉由檢視在羅傑父親的回憶中逐漸浮現的酷兒情慾,《背棄者》側重皮堤涉入菲律賓跨國性產業的生命經驗——即象徵東南亞跨國性文化生產的「棕色男孩」(Lim 8)——暴露美國帝國如何不僅透過文化霸權影響在地性產業的表演元素,更藉由實際消費形塑菲律賓的新殖民情境。透過再現回首過往的酷兒情慾政治,《背棄者》仍然指向對於當代菲律賓新殖民情境的積極反思。
       高爾夏回顧菲律賓酷兒文學批評的發展指出,除了顯而易見的同性戀主體再現之外,還有許多作品雖然並不有意識地探討同性戀,卻依舊對於何謂同志身份有所反思(30)。《戰爭狀態》與《背棄者》雖然缺乏傳統典型的同志形象,但也透過幽微的酷兒情慾再現,指陳了重思殖民的可能。這些遺落在過去、看似無用的情感連結與親密關係——以海澀愛(Heather Love)的話來說——不僅具備高度的政治動能,也能作為理解歷史的重要參照脈絡(13,30)。本文閱讀兩本當代菲律賓小說的酷兒路線,正是朝向一個有待持續開展的後殖民批判視野。


參考文獻Cheah, Pheng. What is a World? On Postcolonial Literature as World Literature Durham: Duke UP, 2016. Print. 
Garcia, J. Neil C. Philippine Gay Culture: Binabae to Bakla, Silahis to MSM. Hong Kong: Hong Kong UP, 2009. Print.
Lim, Eng-Beng. Brown Boys and Rice Queens: Spellbinding Performance in the Asias. New York: New York UP, 2014. Print.
Love, Heather. Feeling Backward: Loss and the Politics of Queer History. Cambridge: Harvard UP, 2009. Print.
Manalansan, Martin F. Global Divas: Filipino Gay Men in the Diaspora. Durham: Duke UP, 2003. Print.
Nguyen, Viet Thanh. “Queer Bodies and Subaltern Spectators: Guerrilla Theater, Hollywood Melodrama, and the Filipino (American) Novel.” Race and resistance: Literature and politics in Asian America. Oxford: Oxford UP, 2002. Print. 125-42.
Nubla, Gladys. “Innocence and the Child of Sex Tourism in Filipino/American Literature and Culture.” Rocky Mountain Review 63.2 (2009): 233-40. Print.
Ong, Han. The Disinherited. New York: Picador, 2004. Print.
Patterson, Christopher. “Cosmopolitanism, Ethnic Belonging, and Affective Labor: Han Ong’s Fixer Chao and The Disinherited.” Journal of Labor and Society 15.1 (2012): 87-102. Print.
Patterson, Christopher. Transitive Cultures: Anglophone Literature of the Transpacific. New Brunswick: Rutgers UP, 2018. Print.
Ponce, Joseph Martin. “Pinoy Posteriority.” Filipino Studies: Palimpsests of Nation and Diaspora. Ed. Martin F. Manalansan IV, and Augusto F. Espiritu. New York: New York UP, 2016. Print. 251-73.
Rosca, Ninotchka. State of War. New York: Norton, 1988. Print.
Wieringa, Saskia, and Horacio Sivori, eds. The Sexual History of the Global South: Sexual Politics in Africa, Asia and Latin America. Chicago: Chicago UP, 2009. Print.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