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歸政治,經濟歸經濟

政治歸政治,經濟歸經濟:擁抱新自由主義,居住有正義?

黃耀弘 (佛光大學外文系專案講師)
                在1989年底柏林圍牆倒塌後的今天,蘇維埃聯邦緊接著一個接一個全面潰堤、崩解,由美國雷根總統與英國柴契爾夫人所提出的以自由市場為主的注重商業的資本主義漸漸成了全球治理政體的不二選擇。資本主義成為全球現象,演變成全球資本主義。而縮小政府管控能力以讓資本解禁並造成資本全球自由流通化的新自由主義,即便在經歷了經濟危機、金融風暴所造成的社會動盪不安之後,仍演變成最廣為接受的方式。然而,新自由主義的背後其實隱藏著帝國主義式資本主義(Karatani, Structure of the World History 282)。在此機制底下通常會嘉惠擁有充沛資本的大企業及財團,犧牲或忽略缺乏資本的個人。最重要的是:新自由主義鼓勵「掠奪性累積」(accumulation by dispossession) (Harvey, The Ways of the World 246)。所謂「掠奪性累積」,就是國家以拚經濟之名,帶頭犧牲從個人私領域到公共空間的領域,比如個人健保、老年照護、房屋居住或高速公路收費使用權利等等私人福祉與公共權利。最明顯的例子莫過於土地徵收。政府帶頭以公權力強力徵收房屋、農地,再將低價徵收來的房屋土地以低價轉手給私人建商財團,然後以土地重劃之名,導入政府資金,大興基礎建設與車站交通設施,將低價農地或便宜房屋瞬間轉化成高級住宅區。這一進一出,讓資本家的獲利瞬間增高數倍甚至數十倍。在這一連串的經濟改革開放、土地徵收過程中,地方政府一方面能瞬間得到新的稅收與財源;另一方面也能嘉惠資金流動性高的資本家。當兩邊獲利都提升時,國家整體經濟成長率便得到改善,產生亮眼的表現。因此,大衛哈維認為政府將這些公私領域開放給私人財團,讓資本家進駐,以達「私人資本累積」(private capital accumulation)的手段,是一種由政府帶頭,一切合法的「掠奪性累積」 (Harvey, Seventeen Contradictions 23)。諷刺的是,就算此過程明明是非法的,國家也能以其機構的力量,在事後賦予其合法化的名義,用以合理化其因剝奪而產生的暴力(Seventeen 58)。積非成是的結果就是在房屋領域中,國家的新自由主義政策導致「房屋投機」(housing speculation)和「嚴重的仕紳化」(intense gentrification),最終造成遊民和以低薪服務業為主的通勤族 (Space of Global 48)。

                對照台灣,在政府大力推行新自由主義政策之餘,政府透過經濟政策刺激土地價格,讓銀行以低利貸款來刺激各項投資,特別是房地產投資,使土地與住宅成為台灣生活中最昂貴的商品,對政府而言,一方面可以拉高國家總體GDP表現,二方面又可用來作為政府政績,在徐世榮的書裡就提到政府把土地房屋價值拉高的方法,他寫道:「其中眉角(竅門)就是,政府左手把農地價格拉低、右手把建地價格拉高」(徐世榮,土地正義161)。以苗栗縣政府土地徵收為例,不僅協議價格程序不合法,而且缺乏公義性(謝志誠,大埔事件更一審判說了什麼?),不過卻可透過土地徵收,科學園區進駐的大利多、讓利消息,把鄰近的建商收購後的土地與舊屋全部都再炒作一輪。不過,若是有任何對抗公權力的老舊民眾與世代居住的居民,馬上就會被視為阻礙都市發展;可預期的是,民眾與公權力、特定利益團體對抗結果,永遠是雞蛋碰石頭;因為「迫遷是一種暴力,這種暴力把人逼著走上憂鬱一途,嚴重時更會想不開而自殺」(馬修・戴斯蒙389)。悲劇的結果可想而知。

               一方面政府把原本低價的農地、工業地、山坡地或應嘉惠全體國民的國有地,透過土地變更,透過國家強制徵收方式,低價購買、徵收並低價轉賣給私人財團、建商。另外一方面,政府透過國家稅收力量與公共利益為藉口,在同樣鄰近地區但產權不清的水利地上帶頭蓋起比原本周邊住宅區貴上三倍以上,但品質不佳的大量國宅;透過建立大量中價位國宅,加上銀行的低利放款、刺激投機與投資政策,讓哄抬過的國宅價格成為高房價基本與護盤推手,變相推舉鄰近一般新建案與舊住宅價格價格三到六倍不等,以筆者居住的新北樹林為例,就算居住環境受工業區影響而欠佳,由於是在新北蛋白區域,由於通勤到台北市上班時間不算太久,所以仍有不少民眾願意犧牲生活品質以換取月薪跟待遇方式在樹林定居。在2011年前政府以居住正義興建浮洲合宜住宅之前,樹林(2010年)新成屋一坪約台幣10到15萬中間,中古屋一坪約5到10萬左右;然而在前政府大舉居住正義之旗下所興建的合宜住宅,一開始即定在15萬起跳,原應照顧弱勢平穩房價的社會住宅價格,理應要比鄰近地區低廉,才能達到阻止不斷升高的房價,但政府開出的價格卻刻意比鄰近地區高出5到10萬;因此,在合宜住宅興建不久後,鄰近區域新成屋便逐漸跟著開出一坪15萬以上。換句話說,合宜住宅成為建商開高價的護盤手,因此,樹林鄰近區域的房價也跟著從當時一直漲價到現在2018年的一坪30萬以上的新成屋。從這我們便可看出政府其實是高房價市場背後的隱形操盤手,而合宜住宅不過是政府隱形炒房的其中一招而已。然而對一般不願將房屋視為商品炒作交換的一般受薪大眾,卻成了承受壓力苦主,居民的生活住宅區逐漸陷於房屋投機市場和嚴重的仕紳化兩相交迫的壓力之中。

                大衛哈維在討論資本主義時,曾點出資本主義社會中對於「使用價值」與「交換價值」之間的矛盾(Harvey, Seventeen 14)。這兩種價值代表兩種衝突,因而可能造成危機。在人類社會當中,使用價值永遠是變化多端,而「交換價值」則是固定不變的。以房子的使用價值來看,使用的方式有非常多,諸如提供遮風避雨的地點、建立家庭的基石等等。房屋這個空間賦予不同的使用價值,讓使用者「在不穩定的世界裡能得到隱密性與安全性」 (16)。不過在政府刻意處於被動,放任自由市場,並採取重商,刺激投資的政策,引導著資本家找尋最大利益的商品。以房屋市場為例,理想狀態的房屋其「使用價值」與「交換價值」應能相得益彰。比如當資本家的建商想追求更多房屋的「交換價值」時,就會蓋出相對更好品質、更多美麗空間來提升房屋的使用價值。然而,在全球資本主義與新自由主義的推波助瀾之下,政府政策卻變相鼓勵資本家只專注在房屋的「交換價值」,讓資本家輕忽並犧牲房屋的「使用價值」,此時,房屋的「使用價值」與「交換價值」就會產生極大的矛盾,如此對重視「使用價值」的家庭份子與只追求「交換價值」利潤的投機資本家兩者,都極易造成危機與悲劇。現今台灣處處可見財政困難的地方政府,利用公權力重劃了原本便宜無價的農地、政府用地、工業用地、老舊住宅區等等區域,使其搖身一變為高級住宅區用地;原來一坪可能數千甚至不到數萬元的普通土地,瞬間昇值數倍。當政府再轉賣給私人建商與財團,土地價值又被再次哄抬。建商於是推出豪宅預售屋,就如同小說中的比哈尼,至少又賺得數倍以上的獲利。

                在政府拚經濟的口號下,「交換價值」成為主流,不只生活商品化,連光棍單身都成為經濟交換的一環。然而過度強調「交換價值」的結果,導致單身族群走不得不選擇不婚與不生,甚至連結婚的夫妻也選擇不生育的家庭生活,最終導致少子化惡果;雖然政府每每喊出少子化是國安問題的口號,但卻遲遲不肯解決並改善對新自由主義中「交換價值」的過度重視,不願提供年輕低薪族群真正「合宜的」住宅。政府握有巨大資源與土地的,也有能力提供高「使用價值」與低「交換價值」的房屋與生活來解決少子化問題,但在新自由主義重商與重資本家的前提下,政府只把居住正義當口號,社會住宅當擋箭牌,房市為機濟火車頭當藉口來逃避,一切經濟政策仍舊是以保護房屋市場與資本家為主,犧牲真正想成家、養兒育女的年輕族群。反觀那些過度追求金錢遊戲的資本家及投資者,其實也必需負擔高度壓力、風險與痛苦,就算他們獲利驚人,但仍會因投資、營運壓力而走上極端的自殺一途。

                 事實上,近年來也有不少資本家、建商、房屋仲介因投資不順而自殺的悲劇,這些都是將房屋過度商品化、哄抬市場價格所必須承受的後果。行文至此,筆者認為名義上該為全民謀福利的政府,不應該把房屋當成高單價獲利的商品;相反的,政府應該從隱形的房價護盤手轉變成正常化房價,讓房屋回歸為溫暖家庭,提供庇護場域的推手。所以不管哪個政黨來擔任政府領導者,只要政府不針對新自由主義改革,普羅大眾的居住權益就會不斷的被政策所犧牲,居住正義也永遠不會。所以筆者衷心期盼政府在推行經濟政策,特別是居住相關的經濟政策時,能面對新自由主義的結構性暴力,並在房屋的「交換價值」與「使用價值」間找到平衡點,使得追求「交換價值」的資本家和找尋「使用價值」的家庭能互惠彼此,避免主體與鄰人不斷地在不同價值的衝突中,被資本家與自由市場犧牲利用,讓消費者與資本家雙方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理想價值的家與歸宿。

徵引文獻
一、 中文專書、文章
徐世榮 (2016),《土地正義》,台北:遠足文化。
馬修・戴斯蒙)(2017),《下一個家在何方?驅離,臥底社會學家的居住直擊報告》,台北:時報出版。
謝志誠 (2015),〈大埔事件更一審判決,說了什麼?〉,《九二一震災重建基金會》, http://www.taiwan921.lib.ntu.edu.tw/mypdf/AG007C.pdf。2018.2.1下載。

二、 英文專書、文章
Harvey, David. Seventeen Contradictions and the End of Capitalism. London: Profile Books, 2014
── . The Ways of the World. London: Profile Books, 2017.
── . Spaces of Global Capitalism: Towards a Theory of Uneven Geographical Development. London: Verso, 2006
Karatani, Kojin. The Structure of the World: From Modes of Production to Modes of Exchange. Trans. Michael K. Bourdaghs. Durham and London: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14.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