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時代-香港」編輯室前言

「記憶時代-香港」編輯室前言 

吳建亨
(國立清華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助理教授)

  本期學社通訊以「記憶時代-香港」為題,收錄的六篇文章,透過文學分析或社會觀察將近期香港的騷動與不安置於歷史縱深理解,衍生出一系列對香港或台灣等地具反思的精彩見解。

  洪昊賢閱讀陳冠中《什麼都沒有發生》,追蹤香港97回歸後對身分認同的轉變,從早期奉行新自由主義遊戲規則的心態,盼一切的認同消弭于資本的流動中,到今日反送中運動引爆的解殖「攬炒」,衝擊民族主義與資本主義的共謀結構。然而,玉石俱焚的反擊是否能夠根除這個解構是香港未來需要面對與持續關心的問題。

  陳木青的論文聚焦在馬家輝的小說《龍頭鳳尾》,小說以大時代中小人物的觀點述說身份認同過程中各種不同向度之糾結,藉此暴露身份認同選擇的複雜度,這種複雜也使得香港在身份認同的問題上無法被化約為某確切特定之立場,而需考量各式的歷史作用力層層堆疊之效應,如此才能理解小說中身份認同如鬼魅般游移之形式。陳木青進一步指出,如此見解也能幫助我們更深刻地理解反送中等運動背後曖昧複雜的社會條件與歷史背景。

  白曦源的文章則將香港國族身份問題放置後殖民脈絡分析,探究英國殖民體制所建構的認可機制如何深植香港人心中,即便此意識形態的主宰仍需與香港人對中國的國族認同在不同階段進行不同層度的協商,殖民體制所遺留的認可機制似乎如幽靈般縈繞不去,這也使得近年發生的雨傘革命與反送中運動是否能帶領香港達到「後殖民覺悟」的高度顯得更為曖昧。

  除了反送中事件外,武漢肺炎對香港人也造成相當大的衝擊。李展鵬以此為脈絡,討論港人在社會紛亂之情境下為何仍舊執迷對港星的討論,透過這個現象進一步揭露流行文化做為身份認同載體之可能性。李展鵬認為,明星作為情感與認同挹注的對象使得流行文化跨越其表面娛樂的功能,成為身份認同競賽的場域,這個場域如何在不斷變遷的政治與社會脈絡中發展值得我們持續關注。

  金守民的文章以台灣的立場思考香港事件賦予台灣的啟發。金守民認為,香港反送中運動雖然讓世界看到香港逐漸壯大的民主意識,然而中國「分而治之」的統治形式使得反送中的力量無法外擴至中國本土,在此條件下,香港只能訴諸「一國兩制」的實質化,讓民主與專制在香港與中國兩地維持脆弱的穩定。台灣與中國的關係雖然在某些面向與香港類似,然而對台灣而言,中國的威脅更關乎到國格的問題,這點差異也使得台灣借鏡香港經驗時需更加審慎考量。

  最後,尹振光的論文將本專題討論從香港脈絡帶回台灣,為吳明益的《單車失竊記》提供精彩的理論性閱讀。尹振光透過法國哲學家史蒂格勒(Bernard Stiegler)對技術的理解,分析小說中的單車如何從被記憶的客體成為與人類記憶相互形構的技術物件。如此對物件的反思也使吳明益能夠介入臺灣自然導向文學中關於「知識性」問題的討論,讓所謂的知識不再被簡化成超然、客觀的科學知識,而是能夠容納傳統工匠師傅的「工夫」等知識。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