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與「未講」之間:讀《華語語系十講》

詹閔旭(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助理教授)

王德威等著、李育霖編,《華語語系十講》(新北:聯經出版,2020年4月)

繼張曉威與張錦忠合編《華語語系與南洋書寫:臺灣與星馬華文文學及文化論集》(2018),由李育霖主編的《華語語系十講》是華文學界第二本以「華語語系」為題的學術論文集。《華語語系十講》由十篇演講稿匯集整理而成,每一篇講稿圍繞「華語語系」(Sinophone)概念,從定義、範疇、核心關切、個案演示進行全面性探索,希冀「就此一研究概念與趨勢做深入的講解與剖析」(頁5)。相較於張曉威與張錦忠合編《華語語系與南洋書寫》裡多數論文並未正面回應華語語系概念,嚴格來看,《華語語系十講》可算是第一本華文世界的華語語系論文集。

《華語語系十講》的十篇講稿由國內外知名學者或藝術工作者主講,包括王德威、史書美、姜學豪、黃亞歷、楊翠等人。有些講者是近年深化華語語系研究不遺餘力的重要推手;有些講者雖對華語語系鑽研不深,但他們的學術路徑卻和華語語系核心關懷不謀而合,有助於深化讀者對此概念的理解。主編李育霖沒有替本書明確區分章節,但十篇講稿盡量涵蓋不同討論面向和爭議,面面俱到,可謂十分用心。我認為十篇講稿可歸類為三大類議題,恰好一覽過去十餘年華語語系研究發展的重要議題。

第一類,華語語系的定義和範圍。華語語系絕非新潮術語,陳鵬翔、杜國清早年都提過類似說法,不過,史書美和王德威被視為奠定當代華語語系研究發展的關鍵推手,賦予此概念更理論化的內涵,而史、王兩人的立場也針鋒相對,擘劃出華語語系研究截然不同的論述取徑。《華語語系十講》收錄王德威(第一講)和史書美(第二講)的論文,清楚交代他們對於華語語系一詞的詮釋、理論潛力、與批判動能。有意思的是,他們二人的論文題目巧妙對應——史書美〈何謂華語語系研究?〉vs.王德威〈什麼是華夷風?〉——,既透漏「Sinophone」翻譯的歧異性,也隱含各自的論述立場和學術發展脈絡。

第二類,華語語系的在地實踐(place-based practices)。如果第一部分從更大維度思考華語語系的「名」,第二部分則把視角放到華語語系的「實」。《華語語系十講》收錄陳榮強談新加坡語言政策(第四講)、羅鵬談香港回歸(第五講)、黃淑嫻透過香港六七暴動談國族認同(第六講)、李育霖談台灣文學的語言複雜性(第十講)。這一些篇章追問:台灣、香港、馬來西亞等不同華語語系地區的歷史發展為何?展現何種華語語系面貌?各自面臨什麼樣的在地挑戰?相形之下,楊翠進一步比較台灣原住民作家和圖博作家的歷史書寫(第九講),探討華語語系的跨國連結,藉此勾勒華語語系既「跨國」又「在地」的思考維度。無論是單一華語語系地區的深入討論,又或者透過華語語系的跨國比較,皆有助於讀者進一步提示華語語系理論與在地歷史情境的來回辯證。

第三類,華語語系的跨領域對話,這是華語語系研究的最新趨勢。華語語系論述以文學研究為大宗,但2019年成立的華語語系學會(Society of Sinophone Studies),整合文學、電影、歷史、人類學、語言學、藝術等不同領域學者,象徵華語語系研究的跨學科、跨領域、跨媒材轉向。《華語語系十講》收錄姜學豪深入剖析華語語系、酷兒、歷史學的交匯處(第三講)。孫松榮帶領華語語系讀者從熟悉的電影研究,邁向跨藝術研究的奧妙(第七講)。藝術工作者黃亞歷〈當代紀錄片與文學的交會〉則以自身拍攝紀錄片《日曜日式散步者》的經驗,分享跨領域實作的挑戰(第八講)。本書恰好帶領讀者一探華語語系研究的最新研究趨勢。

從全書結構編排上來看,《華語語系十講》深具教科書潛力。台灣學界甚早投入華語語系研究,恐怕也是北美以外最積極回應的地區。王德威、史書美在台灣出版他們的華語語系專書。《中國現代文學》(2012)、《中山人文學報》(2013)、《中外文學》(2015)、《中山人文學報》(2016)、《台灣東南亞學刊》(2016)學術期刊相繼規劃專號。中興大學、中山大學、東華大學、中研院、國家圖書館教研單位開設相關課程、舉辦演講、國際研討會、指導研究生。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的英文名是Department of Sinophone Literature。我自己也在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開設「華語語系文學專題」,曾和UC Davis姜學豪教授跨國合授。上述種種,不妨視為評估華語語系在台發展的各項「學術指標」,顯示台灣學界在此領域的深度耕耘。

不過,我留意到華文世界大多以專書、期刊論文散篇的方式呈現,欠缺論文集。論文集可全面性勾勒華語語系涉及的諸多繁複議題,另一方面,亦有助於呈現不同論者針對單一議題的對話與交鋒,眾聲喧嘩,進一步啟動讀者的思考,這是專書或單篇期刊論文較無法辦到的。相較於英語世界有石靜遠與王德威合編《全球華文文學:批判性論文》(Global Chinese Literature: Critical Essays)(2010)、史書美、蔡建鑫、貝納子合編《華語語系研究:批判讀本》(Sinophone Studies: A Critical Reader)(2013),華文世界至今尚未有完善的華語語系論文集,供感興趣的讀者博覽各家論者關切。從這個角度來看,《華語語系十講》作為華文世界第一本嚴格意義上的華語語系論文集,恰可彌補此缺憾,讓華語語系論述的眾聲喧嘩成為可能。

        《華語語系十講》對華語語系的體現,不只表現於講稿內容,這本書即是一場「華語語系事件」。本書講稿整理自2017年在國立中興大學舉辦的「第二屆華語語系研究國際學術研習營」。該研習營學員分為兩大類,其中一半招收來自台灣、香港、馬來西亞、加拿大的學員,另外一半則是中國學生,研習營學員組成相當的「華語語系」。這一場華語語系事件耐人尋味:來自不同地區的學員如何理解華語語系?他們的質疑為何?又獲得何種啟發?這是值得研究的理論接受學。更值得留意的是,當台上演講者觸碰到香港回歸、日本記憶、抑或是圖博異議作家,不同政治光譜的學員如何因應這些尖銳且敏感的華語語系課題,進而開展對話式思辯的可能?從某方面而言,《華語語系十講》作為一場華語語系事件極為貼身地碰觸到華語語系研究最難纏、關鍵、爭議的核心,「華語語系」的理論前瞻性盡顯於此。

可惜的是,這一本書未能把這些眾聲喧嘩保留下來,刪除觀眾提問,只留下講者的聲音迴盪全書。本書主編李育霖解釋道:「限於篇幅,我們也忍痛將各講座中熱切的問答刪去,那些激辯的場景如今也僅能存留在參與的學員腦海中了」(7)。我不確定究竟是否真的礙於篇幅,又或是其他考量壓縮了本書所能乘載的論述空間,畢竟這裡頭牽涉太多現實挑戰和講座側記的倫理議題需要克服。但我想提醒讀者,《華語語系十講》作為一場華語語系事件,除了已收錄的十篇講稿,讀者仍須仔細推敲演講內容和跨國聽眾之間激盪的火花,這些火花存在於刻意強調聽眾在場,但又抹去聽眾聲音的書本形式設計裡,存在於記憶與遺忘、發聲與沉默、保留與刪去之間的種種交錯軌跡裡。

《華語語系十講》收錄十場講座,但「講」與「未講」之間,總已有太多值得追索的意在言外的訊息了。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