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定居殖民者對視:吳其育X陳璽安X包修平「御-宅-族」講座側記(下)

文字/葉福炎


■ 世界的另一端:以色列對巴勒斯坦的屯墾殖民主義

下半場,是由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系包修平教授主講。包教授是台灣少數研究巴勒斯坦的專家,而本次在「御-宅-族」主題下,和大家分享的是哥倫比亞大學現代阿拉伯研究系所教授什德.哈利迪(Rashid Khalidi)於2020年出版的《巴勒斯坦之殤:對抗帝國主義的百年反殖民戰爭》The Hundred Years’ War on Palestine: A History of Settler Colonialism and Resistance, 1917–2017)。值得注意的是,中譯名和原著有所不同,即從屯墾殖民主義的角度來研究,近百年猶太人或猶太復國主義者,跟巴勒斯坦人之間的關係。

首先,包教授為在場聽眾補充有關巴勒斯坦的基本知識,「巴勒斯坦雖然不算是個國家,但它在聯合國是一個觀察員身分。現實上大概100多個國家承認巴勒斯坦,作為一個國家實體」,「以色列、耶路撒冷、西岸加薩,這三個地區是現在巴勒斯坦人主要生活的地方。有非常錯綜複雜的關係。」

除此之外,包修平也分享日前看到有住在西岸和耶路撒冷的巴勒斯坦人,遭到以色列的軍人殺害,而他們則是報仇、再殺害對方族群的居民。從這一仇殺的事件上,包修平開始說明西方學術界是如何研究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關係。在過去的傳統認知中,大部分都是從「以阿衝突」、「以巴衝突」這些軍事衝突的角度,以及大國與大人物的角色,如美國總統柯林頓、川普在位期間,所促成雙方情勢看似好轉。近年來,歐美學界則開始從去殖民主義架構,重新理解雙方的關係,「以色列跟巴勒斯坦並不是一個對等的。」

包修平教授主講「拉什德・哈利迪《巴勒斯坦之殤》中的定居殖民主義」
包修平教授主講「拉什德・哈利迪《巴勒斯坦之殤》中的定居殖民主義」

巴勒斯坦人與南非、澳洲及紐西蘭原住民的歷史經驗相似。「從1948年以色列建國以來,那剩下的、留在現在所謂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境內的巴勒斯坦人,到現在還沒有辦法跟以色列的猶太公民享有對等的權利。」在定居殖民主義視角下,以色列政府必須承認他們的歷史之餘,也應當給予他們應有的公民權利。

《巴勒斯坦之殤》中,哈利迪如此解釋:「以犧牲本地人口為代價的激進社會工程是所有殖民屯墾/定居運動的方式。在巴勒斯坦,這是將一個絕大多數是阿拉伯人的國家,轉變為一個以猶太人為主的國家的必要前提條件」,而「巴勒斯坦的現代史是一場由多方勢力對本地居民發動的殖民戰爭,目的是迫使他們違背自己的意願,將自己的家園交給另一個民族」(頁22-23)。

巴勒斯坦的現代史是一場由多方勢力對本地居民發動的殖民戰爭。

■ 三個視角:現代史、史學,及猶太復國主義者的衝擊

如何重新理解巴勒斯坦的處境?

包修平認為,哈利迪的《巴勒斯坦之殤》為我們提供了三個有利觀察的視角:現代中東史的縮影、與巴勒斯坦史學的呼應,以及來自於猶太復國主義者(Zionism)的衝擊。

有關於現代中東史的開始,最早可以追溯至19世紀晚期鄂圖曼帝國的立憲運動,一直到2000年以後以色列對巴勒斯坦人的戰爭。這段歷史的研究重點,一直都放在巴勒斯坦人的「民族自決」,也被認為是現代以巴問題和巴勒斯坦問題其中一個根源。

「在第一次大戰爆發之前,中東地區的政治版圖並沒有以色列這個國家。阿拉伯地區主要是受到鄂圖曼帝國的統治,從15世紀開始,它是橫跨歐亞非三大陸;在十九世紀之後,隨著歐洲列強勢力崛起,再加上歐洲出現了『民族主義』的概念,鄂圖曼帝國境內屬多民族國家,主要是以基督教統治子民。後來鄂圖曼帝國瓦解了,真正控制這個地區的是英國跟法國主導。在英、法劃分勢力範圍下,阿拉伯國家慢慢成形,可是一戰到二戰後,巴勒斯坦始終不被英國政府承認。這段期間,英國也鼓勵大量的歐洲猶太人移民到巴勒斯坦。 」

延續著「民族自決」的課題,第二個觀察點,與巴勒斯坦史學上呼應的認同問題:誰是巴勒斯坦人?在《巴勒斯坦之殤》一書中,作者認為,巴勒斯坦人的認同感「幾乎與現代政治猶太復國主義的產生時間完成相同。猶太復國主義的威脅只是這些刺激因素之一……」,「這種認同感包含對國家的愛,改善社會的願望、對巴勒斯坦的宗教感情和對歐洲人的掌控的反對」(頁13-14)。

包修平和大家分享,近期在Netflix上映的一部《Farha》,即在討論這一主題。

Darin J. Sallam導演電影《Farha》
Darin J. Sallam導演電影《Farha》

■ 耶路撒冷問題簡史

第三個觀察視角,則是猶太復國主義者(Zionism)的衝擊。

Zinonism一詞最早在1890年使用,描述十九世紀晚期,歐洲的猶太民族運動,為了回歸以色列之地(Eretz Israel)並建立民族家園為主要目標。在進入相關的討論中,包修平先為大家解釋兩個重要的概念:一、以色列之地(Eretz Israel):適用於不同的時空背景,即使猶太人不在這塊土地上生活,離散的猶太人仍對這塊土地享有主權;二、阿利亞(aliyah),即猶太人移民到「以色列之地」的行為以及五波不同時間點的移民潮。

「1947年11月,聯合國大會通過了分治計畫,在加薩、耶路撒冷,以及部分的西岸成立了阿拉伯國,而靠地中海東岸這邊的歐洲猶太人,坐船來到現在特拉維夫(Tel Aviv)。屯墾區發展合作計畫發表沒有多久之後,以色列跟猶太人及當地巴薩人的關係,越來越惡化。1936至39年間,曾經有一波反對英國的軍事行動,但反對失敗,所以很多精英流離失所。到了1949年,3月到5月時,猶太屯墾者或是有很多軍事集團,開始有計畫地要清洗巴勒斯坦人的村莊。」

根據一位以色列學者的研究,發現,從1948年3月一直到1949年,將近一年時間,巴勒斯坦大概有500多座村落,遭到摧毀;十一座城市遭到清空。這些摧毀、清空,基本上是猶太軍隊有意為之,並不是什麼戰爭波及,而是本身就有很強烈意識要減少巴勒斯坦人在當地的數量。

到了1967年之後,以色列發動「六日戰爭」。在六天的時間裡,佔領周邊阿拉伯的領土,其中屬於巴薩人居住的地方包含加薩西岸跟耶路撒冷。1993年,以色列跟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簽署「諒解協議」。後來,經過雙方不斷談判,最後在1995年簽署了〈第二奧斯陸協議〉(The Oslo II),該協議規定西岸分成三個區塊。在此之前,西岸是完全是由以色列軍事組織所掌控。雖然原本有意讓巴勒斯坦建國,基本上還是由以色列在背後掌控。

1967年,以色列佔領西岸、耶路撒冷(現在叫「東耶路撒冷」)之後,為了要減低巴勒斯坦人的數量,所以也開始進行屯墾殖民方式,即鼓勵世界各地的猶太人,或是以色列境內較貧困的猶太人,在巴薩的土地上建立自己的家園。故此,從1967年一直到現在,耶路撒冷跟西岸兩地加起來,大概共計有60萬以色列的屯墾居民。「目前,我們在新聞上常看到以色列跟巴勒斯坦人相互仇殺,主要是指在現在這個區塊」。

「佔領其他人的家園,其實他們會自我催眠。在建立自己的家園過程中,他們的安全是以色列政府的第一要務,所以政府透過各種方式來保障這些猶太屯墾者。其中,在2000年之後,當時集體的反抗也包含軍事反抗,更激烈的是自殺炸彈引爆,攻擊猶太人屯墾者,甚至包括一般居民、小孩也遭到波及。以色列政府為了要防止恐怖攻擊事件,在猶太屯墾區附近建立隔離牆。」

隔離牆視為是以色列主權的展現。隔離牆的阻擋,讓當地人沒有辦法直接到另外一個城市,而且各個城市都有以色列的軍事檢查哨,這仍然持續進行中,並不是一個過去的歷史。

2005年之後,隔離牆被國際法院裁定屬非法措施,不過並沒有強制以色列拆除。基本上,這種隔離牆仍被視為是以色列主權的展現。隔離牆的阻擋,讓當地人沒有辦法直接到另外一個城市,而且各個城市都有以色列的軍事檢查哨,估計有上百個。這種軍事檢查大量地限制了巴勒斯坦人,與物資自由移動,仍然持續進行中,並不是一個過去的歷史。

近年來,以色列跟巴勒斯坦兩地間的軍事衝突,主要以東耶路撒冷為主,因當地有兩座對於穆斯林、巴勒斯坦來說很重要的清真寺,在上方是較為原始的,而下方的阿克薩清真寺,則是被視為伊斯蘭的第三聖殿。但猶太復國主義者認為,這個地方曾經是猶太聖殿的遺跡。所以,有一些比較激進的猶太民族主義者,宣稱要把這個地方給拆除。他們三不五時和屯墾者就會走在路上宣示主權,也很自然地會遭到當地巴勒斯坦人反抗。所以後來「耶路撒冷問題」,常常也是現在所謂「以巴問題」的一個引爆點。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