賤的幽默:從柏拉圖的笑到死侍的嘴

說到幽默理論的三大顯學,自然是:優越理論(the Superiority Theory)、舒緩理論(the Relief Theory)、違和理論(the Incongruity Theory)。優越理論,立論於貴賤之別,認為察覺他人愚昧,方才引發笑意;換言之,他人之愚昧,突顯自身之優越,我貴而他賤,以此哂笑他人;持此論點的代表人物有:柏拉圖、蘇格拉底。

存在思路:從賽伯格到星系存在

賽伯格的意象掌握了二十世紀中下葉的界線思考。界線的跨越,以及過程的纏繞,乃至於共生演化的混雜,早已是我們耳熟能詳的說法。誠如唐娜·哈洛威(Donna Haraway)在1985年出版的〈賽伯格宣言〉(A Cyborg Manifesto)中所言,賽伯格是我們的存有論。然而,存有論的提問方式本身也走向碎裂,並在碎裂中動態地和知識論、倫理學與政治的提問交織展演。行至二十一世紀的當代,賽伯格的意象已經不夠用了,就像各種跨界的論述與實踐,也已經不夠用了。我們跨越了太多,同時也跨越了太少。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