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台灣文學的世界航行圖:記邱貴芬教授「世界文學空間裡的台灣文學與研究方法」講座


文字:吳桓任

畢業於清大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現為清大台灣文學所碩士生。期許真實的(非)人存在於我的社會關懷;社會學存在於我的文學探究;文學存在於我的生命。

圖片:臺大臺文所提供


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講座教授邱貴芬,近日啟動「巡迴演講」,並於10月21日週六午後受台灣人文學社與臺大臺文所合辦邀請,帶來講座「世界文學空間裡的台灣文學與研究方法」。這一系列講座以她今年的新作《臺灣文學的世界之路》為基礎,誠如與談的臺灣文學館館長林巾力指出,邱老師從九0年代為台灣文學奠基,不輟地探究文學/文化的輸入與輸出,帶著我們關注台灣與世界的辯證。這部代表之作,也以積極的姿態與寬廣的視野,辨析台灣文學在21世紀走進世界文學空間的歷程與課題。

邱貴芬教授主講「世界文學空間裡的台灣文學與研究方法」
邱貴芬教授主講「世界文學空間裡的台灣文學與研究方法」

■  「世界文學」作為目標海域:定義、脈絡,以及它向我們展開的

我們需要可以彰顯「台灣的特殊性」、生根於在地但同時也具有普世面向的好的文學。台灣文學自九0年代以來確立下的主體性,在二十一世紀的此刻需要被國際看見。

首先,邱貴芬老師在這一系列討論中所援引的框架「世界文學」,是以David Damrosch的定義為準:「能夠跨越地理疆界,引起不同文化讀者迴響的文學」;換言之,世界文學的「世界」,也非一般所認知之「一切的總和」。接著,她向我們介紹世界文學的研究脈絡:以1827年歌德接觸到中國文學譯本、異文化為始;而後在二十一世紀初,相關論著接續冒現,並持續累積至今。其中值得關注的是2016年,迎來了David Damrosch主編的期刊《Journal of World Literature》,以及「Literatures as World Literature」書系;另與我們密切相關的,則是台灣學者林姵吟與利文祺於2022年底出版的《Taiwanese Literature as World Literature》

除了相關著作、期刊等的出現,還有更具規模與交流機會的國際社群,值得我們觀察與邁進,包括具有豐富中國文學討論量能的「世界華文文學研究國際社群」、以東亞系為主的「華語語系文學研究國際社群」,還有以比較文學系為主的「世界文學研究國際社群」。當進入到這些社群,有一個關鍵性的議題隨之浮現:我們需要可以彰顯「台灣的特殊性」、生根於在地但同時也具有普世面向的好的文學。邱老師期許,若從較大的脈絡照看台灣文學,自九0年代以來確立下的主體性,在二十一世紀的此刻需要被國際看見。

「世界」一直都在台灣文學的歷史過程中,如日治時期的超現實主義、冷戰時期的現代主義,乃至拉美魔幻寫實風格等。

究竟「世界文學」對我們的意義為何?對於當前研究現況,邱老師引張隆溪的觀點:世界文學的取徑,能夠引導日漸「文化研究化」的文學研究,重新回到文學的核心訓練,且尤其是從媒介角度,關注文學來世(afterlife)的創造。不過,若把焦點移回我們自身,其實「世界」也一直都在台灣文學的歷史過程中,如日治時期的超現實主義、冷戰時期的現代主義,乃至拉美魔幻寫實風格等。這些台灣文學與世界的遭逢,歷來已累積不少作品與研究,而如今更需要集合起來,在面向國際時作為文化面向的軟實力。

雖然「躋身世界文學」這樣的方向性,還是存在著諸多課題,例如最顯著的即是語言(英語)霸權,對此邱老師提醒,使用共通的語言無可厚非,而原住民漢語文學已為此帶來啟示:仍有在共通語言中實踐改造、開創空間的可能。此外,既然考慮語言,一定會牽涉翻譯;將作品翻譯為共通語言是必經,但並非終點,還需要有跨越文化差異的潛力,才有機會連結到身在他方的讀者、引起迴響。

將作品翻譯為共通語言是必經,但並非終點,還需要有跨越文化差異的潛力,才有機會連結到身在他方的讀者。
台灣文學之為世界文學是將「能夠跨越地理疆界,引起不同文化讀者迴響的文學」
台灣文學之為世界文學是將「能夠跨越地理疆界,引起不同文化讀者迴響的文學」

■  航向世界時的課題:小文學面臨的重重認可機制

小文學指的是資源稀少的文學,且這個匱乏是多面向的:需要被翻譯、競爭資本較少、美學可能不夠潮流、地理位置偏遠、能見度低⋯⋯,其中,翻譯作為旅行的第一站。

台灣文學是以「小文學」之姿啟航的,有關這趟旅行,邱貴芬老師為我們預示眼前的關卡。根據Casanova,小文學指的是資源稀少的文學,且這個匱乏是多面向的:需要被翻譯、競爭資本較少、美學可能不夠潮流、地理位置偏遠、能見度低⋯⋯。其中,翻譯作為旅行的第一站,前文已略有提及;但邱老師再追加一項考慮:翻譯必須是忠實的嗎?若跨出台灣是我們的目標,忠實性或許不是需要死守的原則,明顯的案例如Godblatt翻譯中國作家莫言作品時,以作品的文化適應性為考量、進而提出豐富的修改建議。

接著,邱老師詳細地說明,在航向世界文學時的關鍵條件:(多層次的)認可機制。第一層我們需要關注、探究的,是國際的華文文學獎以及世界文學獎,例如香港浸會大學設立廣受矚目的紅樓夢文學獎,以及Oklahoma University於2009年設立的Newman Prize for Chinese Literature;臺文館也預計將舉辦自己的國際文學獎,藉此可以發揮我們的影響力;至於可能的研究方向,邱老師提及,可以對受到國際(華文)文學獎提名、獲獎的台灣作家與中國作家進行比較。

航向世界文學時的關鍵條件,包括(多層次的)認可機制。

另外,學院的傳播——如關鍵的國際期刊、海外台灣文學相關課程——也等待著我們的觀察與介入。邱老師先是指認出可以深入考察與對話的對象,包括重要期刊《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至於課程設計、教學面向,已有Ta-yang Hsieh and Liu Chung-en的研究「Lessons from the Taiwan Syllabus Project: Findings and New Directions」作為重要開展。另她也分享受國際期刊邀約、參與書系編纂工作時,發現台灣文學單元相較於中國文學單元不完整許多,而這也反映國際學界在台灣文學教學上的狀況。

第三類我們需要了解的認可機制,是當今具有高度影響力的網路平台。首先我們通常會想了解國際讀者的反應,對此,過去往往是從銷售量等資料切入;如今我們可以如何觸及他們更具體的閱讀回饋?

她指出如goodreads.com這類網路平台,是一個值得開拓的研究空間,並帶著大家一同瀏覽網站。網頁上呈列出吳明益的讀者迴響狀況,包括回饋的數據與內容,預示著許多尚待探查的議題,例如為何《複眼人》比入圍布克獎的《單車失竊記》更受歡迎?迴響狀況與作品主題、翻譯及改編與否,甚至國際市場的偏好等的關係為何?另外,我們也需要透過多個華文作家的比較,以及對留言內容進行分析,才能更具體地定位個別作家作品的旅行狀況,以及深刻地了解特定現象背後的可能條件。另外,英文版的Wikipedia也是資料傳播的重要線上空間,作家頁面中哪些資訊被彰顯、變化軌跡如何,又是誰對此進行編輯?這些提問背後,都含藏著「小文學如何航向世界」的線索與可能。

作家網路平台頁面中哪些資訊被彰顯、變化軌跡如何,又是誰對此進行編輯?這些提問背後,都含藏著「小文學如何航向世界」的線索與可能。
主持人臺大臺文所蘇碩斌教授提問
主持人臺大臺文所蘇碩斌教授提問

■ 研究的進路,文學的來世

來世的創造,或許是翻譯,或許是改編;其交錯的課題,是在實務中浮現之「忠實性」與「媒介特性」的拮抗與辯證。

上一段,邱貴芬老師已透過網路平台,指出研究方法的進路。接著,她以這些文學傳播的豐富狀況,為我們揭示:媒介研究,是探知「文學的來世」的重要途徑。來世的創造,或許是翻譯,或許是改編;其交錯的課題,是在實務中浮現之「忠實性」與「媒介特性」的拮抗與辯證。在影像中再現中華商場的影集《天橋上的魔術師》,為何在國內擁有高度關注,但是在國際上迴響有限?同樣是以影像重現歷史(日治時期超現實主義詩派)、但採取強烈美學手法的紀錄片《日曜日式散步者》,其形式如何被評價或(未)接受?

除了既有作者與作品的定位與分析,邱老師更基於跨媒介敘事的立場,進一步拋出一個極具開展性與積極性的構想:有沒有可能讓民眾參與內容共創?她以何敬堯《妖怪臺灣》相關成果為例,其成果除了著作之外,還架設了網站;如果這樣的網站可以開放民眾加入,便可作為跨媒介敘事的嘗試方向。

過去三十五年來,邱老師透過不同的途徑與研究對象,都在回應其一致的關懷:弱勢發聲。台灣之於世界,台灣文學之於台灣內部的複雜場域,都是一種弱勢、都曾經歷「無中生有」的過程。九0年代以降的關鍵問題「什麼是台灣」,開散出「台灣」與日本、中國,乃至與原住民、新住民、LGBT等,之間複雜的對位/連結關係;同時,這樣的繁複圖像,也回過頭來反映「台灣」的豐富性。其中潛藏的種種議題,邱老師展望未來的人才進行多元探究,以及如臺文館、國科會等部門的協力,一同把至今踏出的漫漫長路,繼續走得更長、更遠。

關鍵問題「什麼是台灣」,開散出「台灣」與「世界」之間複雜的對位/連結關係;同時,這樣的繁複圖像,也回過頭來反映「台灣」的豐富性。
與談人國立臺灣文學館長林巾力教授
與談人國立臺灣文學館長林巾力教授
邱貴芬教授聆聽回應與提問
邱貴芬教授聆聽回應與提問
與台灣人文學社、臺大臺文所及學友們留影
與台灣人文學社、臺大臺文所及學友們留影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