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島嶼的雨:黃瀚嶢X吳瑪悧「嶼之雨」講座側記(上)

文/黃亮鈞

國立臺灣大學臺文所碩士生。


講者與講題

黃瀚嶢(生態插畫與環境教育工作者)「匯聚與湧現:濕地的島嶼想像」
吳瑪悧(藝術家、高師大跨領域藝術研究所退休教授)「以水連結破碎的土地」


■ 雨水的中介姿態

島嶼的雨,串連起台灣的土地與人,形塑集體又殊異的雨水想像。「嶼之雨」由詹閔旭老師主持,作家黃瀚嶢與藝術家吳瑪悧從各自關懷的視角出發,開展他們對於島嶼的思索。詹閔旭老師於開場時提及,身為台中居住者的他,思考「雨」的態度總是曖昧的——因著台中總是天氣良好、同時擔憂限水的可能,在(不)渴望雨水的日常裡生活,由此隱喻台灣中南部居民的觀點。而透過「雨」作為中介,連結臺灣的圳溝、濕地、湖泊……,經由這些雨水資源勾勒其後環境、倫理問題,又會有如何的牽連發生?

■ 黃瀚嶢:「雨」和「濕地」的想像

黃瀚嶢:河流真正的出口,即是植物本身。
黃瀚嶢:河流真正的出口,即是植物本身。

「嶼之雨」的主題,可以如何延伸雨和濕地的島嶼想像?黃瀚嶢分析,濕地照理說是流域之中最低漥的地方,水往下流時,匯聚一路的沖刷,進而造就濕地本質上具備異質和拼裝的混雜性。也正因濕地的混雜本質,當濕地吸引、匯聚周邊不同的關係人和行動者時,這些行動者帶著各自目的匯集於濕地,將會湧現差異的風景,近似島嶼串連為群島的概念。

黃瀚嶢的非虛構寫作《沒口之河》中,各章節是以植物當作標題。之所以選擇植物,概念是因為水會從地表逕流滲入土壤,植物吸收之後成為他們的身體、最後從身體系統的末梢蒸散,由此,黃瀚嶢認為也許河流真正的出口,即是植物本身;而濕地與周邊不同的關係性,才能成就河流出口的多樣性。回應「匯聚與湧現」的演講標題,其實指涉著濕地的不同形象。

濕地與周邊不同的關係性,才能成就河流出口的多樣性,即「匯聚與湧現」所指涉濕地的不同形象。

台灣社會出現濕地的概念並加以討論,其實遲至1980年代之後。1971年。世界諸國早已簽立國際重要濕地保護公約,然而台灣官方直到1990年代仍以「沿海地區」、「海埔地」等詞彙稱呼濕地,例如1993年《海埔地開發管理辦法》,並未具備對於「濕地」的認知。因此,關於「這個河流出海口的區塊」、關於「沼澤、泥灘、海埔地」的地景描述之中,濕地的框架是逐漸被發展的後出概念。

■ 匯聚行動、湧現主體的濕地

濕地作為匯聚想像的所在,周邊的行動者又會如何介入?
黃瀚嶢追問,濕地作為匯聚想像的所在,周邊的行動者又會如何介入?

陳一銘的畫作〈蠻湮台北〉,藉由畫作想像一座滿是濕地、湖泊的台北。黃瀚嶢從這張圖說起,十萬年前的古台北湖是淡水湖,而一萬年前則為鹹水湖,即是台北潟湖的概念,經由海鳥傳播,城市邊緣的水生植物得以勃發興盛;三百年前的台北潟湖已然淤積陸化,郁永河的《裨海紀遊》中紀錄著康熙台北湖的曾經景貌。且透過台北低海拔山區發現搭肉刺、皮孫木、腺果藤等沿海植物,亦證明台北湖曾經的存在。這說明濕地距離我們的生活,可能比你我想像得靠近許多。

濕地距離我們的生活,可能比你我想像得靠近許多。

濕地作為匯聚想像的所在,周邊的行動者又會如何介入?黃瀚嶢舉出五分港溪的事例,五分港溪是台北難得沒有水泥護岸的野溪,周邊行動者介入保護,同時也拓展瀕危植物穗花棋盤腳的生存空間;彰化彰濱的「海牛車路線」形構出的濕地圖像,是當地人發展出的特色文化;四草綠色隧道則是由四草大眾廟經營,使用傳統竹筏進行導覽遊歷,這些事例讓人們深入理解河口濕地與周邊組織串連的可能性。

文學在此又能發揮什麼作用呢?王家祥的《倒風內海》透過歷史重新想像當時的臺灣,現今的台江內海、倒風內海已經成為城市的基底。然而,西部沿海地區長期超抽地下水,導致地層下陷、海水倒灌,田地、房舍淹沒在水之中,反倒重新形成魔幻的型態。回到《沒口之河》這本書,書寫知本溼地面臨光電綠能開發的政府政策、原住民文化及部落在知本的發展、以及環保團體的力量,在在凸顯濕地匯聚著多方理念——濕地是一種概念框架,也是一種交織的網絡,同時又會形塑嶄新的認知主體,交涉循環著。(閱讀下篇

正因濕地的混雜本質,當濕地吸引、匯聚周邊不同的關係人和行動者時,這些行動者帶著各自目的匯集於濕地,將會湧現差異的風景,近似島嶼串連為群島的概念。

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博士生呂樾提問。
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博士生呂樾提問。
濕地是一種概念框架,也是一種交織的網絡。
黃瀚嶢指出,濕地是一種概念框架,也是一種交織的網絡。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