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差異與禮物贈予:洪世謙X黃雅嫺「嶼之予」講座側記(上)

文/洪祥庭

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生。


講者與講題

洪世謙(國立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教授)「從共同體到洞孔體:島嶼的語與予」
黃雅嫺(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助理教授)「作為禮物的贈予」


「嶼之予」召集人黃涵榆教授以「予」的倫理學為開場,說明施與受的拉扯中,涉及了複雜的給予狀態,而無法以量化的方式予以測量。並引用齊克果所言:「唯一的好鄰居是死掉的鄰居」,鄰居作為大他者的存在,其中有我們無法理解的要素存在,卻又必須與之共存,就如同台灣複雜的種族、情感、認同的痕跡之間的糾葛,卻又作為一個共同體的這種複雜關係。

■ 洪世謙:台灣島嶼的介線「翻異」與雙重性

洪世謙:我們應該從島嶼的方式思考島嶼是什麼。
洪世謙:我們應該從島嶼的方式思考島嶼是什麼。

洪世謙教授由「台灣哲學」如何可能為開場,藉由德希達(Jacques Derrida)「哲學國族主義」(nationalismes philosophiques)的理論系統,思考如何在不讓步於民族主義的同時,捍衛差異的語言、文化或認同,如何使認同與國族脫鉤,但又能同時構成異質性認同。並嘗試藉由關係本體論的概念,以關係的居所理解台灣的島嶼特性。

首先,洪世謙認為我們應該從島嶼的方式思考島嶼是什麼,它既是孤立同時也是連結的(中繼站、港口),因此島嶼更需要藉由外部性來確認/構成內部性,必須通過與他者不同的關係,說明自己的差異與存在。

島嶼需要外部性的確認以構成內部性,往往被視為是異和邊緣、或內在他者,因此島嶼的存在並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他與他者的強連結。

島嶼更需要藉由外部性來確認/構成內部性,必須通過與他者不同的關係,說明自己的差異與存在。

洪世謙教授以「翻異」(tradufférance)的概念,說明不同的島嶼之間連結的可能,正因為差異,所以必須通過翻譯做為連結,島嶼因而不會陷入封閉在孤立的狀態。對於德希達而言,翻譯是讓兩種語言獲得持久的生命,兩者在各自的意指中,互相補充、妥協,通過翻譯,可以看見中介、介入、翻譯、未來性、界閾,看到各自的獨立性,但也能理解彼此相連的可能性。

■ 臺灣作為群島國家:從島嶼到群島(archipel)

洪世謙接著將視角切入台灣,嘗試探討台灣作為共同體的不可能性。

若以黑格爾的辯證方式看待,共同體是以一種排除的方式形成的,因此探討「同」的同時,勢必存在著「異」,因此共同體是一種不可能。而洪世謙探討的共同體,必須透過「翻異」與關係本體論來理解,它不是以排除為運作邏輯,而是一種以吸納的共同體,以差異存在的方式形成的共同體。

這種存在差異的共同體具有內張性的普遍性,在此,普遍性並不是以輾壓的方式,將所有事情同質化,而是讓所有的差異都可以在共同體中找到位置,所有的差異可以平等的對話,所有的差異在共同體中彼此各自對話、呼吸、生長。

洪世謙教授將此稱之為洞(動)孔體。

讓所有的差異都可以在共同體中找到位置,所有的差異可以平等的對話,所有的差異在共同體中彼此各自對話、呼吸、生長。

■ 從共同體,到洞(動)孔體

洪世謙以關係本體論的概念看待國家,重新理解邊界的意義,邊界內外的人民共同進行介入性的翻譯與溝通,促成多邊的相互承認。

這個維持集體參與公共事務的運動,需要不斷地變革,由全體人民參與,以便賦予非公民者其應該之人權,並且使人聚集之社群內有交往、表達,與辯證式化解敵意的空間。

由於群島的破碎性、斷裂、多重殖民、多樣性、移植,使得翻譯和中介成為可能,因此洞孔體自身便存在差異。最後洪世謙教授將問題導回:「什麼是台灣哲學?」以關係本體論的角度觀察,台灣哲學的本體,就是世界哲學的傳統沖刷出的哲學區塊,因此台灣哲學並非以排除為定義,而是一種朝著未來開放的與他者強連結的哲學。(閱讀下篇

台灣哲學並非以排除為定義,而是一種朝著未來開放的與他者強連結的哲學。

高嘉勵教授提問。
高嘉勵教授提問。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