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島嶼的雨:黃瀚嶢X吳瑪悧「嶼之雨」講座側記(下)

文/黃亮鈞


吳瑪悧早於2002年就開始思索人與河流的關係想像,關懷的起點來自於自身居住在淡水河邊。
吳瑪悧早於2002年就開始思索人與河流的關係想像,關懷的起點來自於自身居住在淡水河邊。

■ 吳瑪悧:以水連結破碎的土地

關懷台灣島嶼的行動者,會有什麼樣世代之間的區別?吳瑪悧早於2002年就開始思索人與河流的關係想像,關懷的起點來自於自身居住在淡水河邊。「以水連結破碎的土地」的演講講題,亦是吳瑪悧2009年開始策畫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的名稱,認為自己是從「水」開始,認識發生在這片土地上的變化。吳瑪悧聚焦「人在江湖」和「樹梅坑溪」這兩項曾經的作品行動,提供方法思考和其後的理論脈絡。什麼是自然?什麼是生態與環境?吳瑪悧認為不同專業領域的人,經由彼此合作,都在試圖解釋這些難解的課題。而自己選擇以藝術的方式貼近和詮釋。

2002年的「造船計畫:挪亞方舟」發想於吳瑪悧生活過的八里造船廠周邊。那段日子裡,吳瑪悧一打開窗,就能看見無數往來的船隻出入於淡水河上,傳統的船隻和高級的郵輪並肩而行。從而引發出自己對於造船的想像——我能不能藉由造一艘船,成為提倡環境教育的公共藝術概念?台灣在九0年代開始推廣公共藝術概念,吳瑪悧當時思考的是製作「在河上」的公共藝術作品。她嘗試太陽能板和風帆的結合、理解淡水河的極大潮差將影響船體結構、甚至和造船公司協商……,後來雖然在資金和法規的限制上,無法如願造出一艘真正的船,而是以氣球的形式呈現方舟的構想。然而,在實務經驗的過程之中,吳瑪悧更認識這條河的構造和姿態,也更知悉其間人與環境的互動關係。

2006年的「人在江湖——淡水河溯溪行動」,目的在於邀請大家重新認識淡水河,背景概念正是延續著吳瑪悧在上一個行動中的體悟——「所有環境問題背後,其實都是文化問題。」吳瑪悧關注人如何去對待人、以及人以外的那些。她與淡水河河流流域的社區大學合作,並以板橋社大為起始,展開淡水河溯溪行動。在行動過程中發現,當船出航後回到碼頭,停靠的周邊都是油汙與垃圾;隨著河流周邊建設與科學園區開發,亦能看見河流河岸與內部的變化。他們嘗試溯新店溪,從景美到烏來,越接近下游處、人們越不敢下河一步;在上游處卻乾淨的讓大家下去玩耍。由此,吳瑪悧進而思索,我們應該如何親近河流?她想要傳遞一個關於河流的訊息,但不是依靠自己的講述,而是透過行動來理解和對話。換句話說,她希望能以行動作為方法,透過跨領域、多重感知的形式,發展參與式、體驗性、對話性、共創性、教育性的河流行動。

溯新店溪,從景美到烏來,越接近下游處、人們越不敢下河一步;在上游處卻乾淨的讓大家下去玩耍。吳瑪悧思索,我們應該如何親近河流?

■ 環境藝術行動者存在的意義

樹梅坑溪原先是一條沒有名字、消失在地圖上的溪,下游溪水髒臭、河上加蓋,上游卻是野溪的發源地,怎麼一條溪水,上、中、下游都如此不同?

2009年的「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吳瑪悧認為當時的嘗試,已成為此刻的顯學,環境藝術行動的顯學。樹梅坑溪原先是一條沒有名字、消失在地圖上的溪,下游溪水髒臭、河上加蓋,上游卻是野溪的發源地,怎麼一條溪水,上、中、下游都如此不同?由於樹梅坑溪的周圍都是私人土地,吳瑪悧最先找水利局試圖處理權限問題,結果在資料中連河川的名字都未被紀錄;但她持續集結社區、學校組織的力量,開辦樹梅坑溪/世界河川日擺攤活動、手工達人市集、竹圍國小課程研究創作……。在環境藝術行動獲得成功之後,樹梅坑溪才被正式定名,新北市政府後續開啟水質改善的計畫,樹梅坑溪也進入政府公部門的規劃之中。

從藝術家的角度出發,吳瑪悧參考幾項藝術理論脈絡:一為Suzi Gablik所著《藝術的魅力重生》,概念為對現代主義藝術的批判,認為個人自主的概念,反倒切斷人與外在環境的關係;一為Suzanne Lacy《量繪形貌——新類型公共藝術》,主張重新解構、認識何謂「公共」,探討公共與公眾的意涵。從理論到實務,她在行動後彙整出以下關鍵字:「水、土/地、生/存、勞動/生產、環境、生態/經濟」以及「都市發展、社區/生活、學習/教育、跨域合作」。

最後,吳瑪悧總結今日演講,認為藝術本身就是指出一個問題,而我們不一定能做出解答。但她依然強調環境藝術行動的意義,透過從合作到共創的過程,重新定義藝術家在當代社會的角色;她也認為這是一份必須回到土地的工作,同時反思自身身份與認同的問題,以水連結土地、也連結自我。

吳瑪悧強調環境藝術行動的意義,透過從合作到共創的過程,重新定義藝術家在當代社會的角色。
吳瑪悧強調環境藝術行動的意義,透過從合作到共創的過程,重新定義藝術家在當代社會的角色。
場次「嶼之雨」主持人詹閔旭教授回應與總結。
場次「嶼之雨」主持人詹閔旭教授回應與總結。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