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向去中心島際網絡的年代:2023年會論壇「元島嶼」側記(下)

文字/陳涵君


虛擬篇.講者與講題

陳國偉/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優聘副教授
「反(仮)虛擬與群島性:文字作為真實言說的再連結」

楊乃女/台灣人文學社理事長,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授
「無國界、去中化的虛擬群島是數學的信任問題嗎?」

涂銘宏/淡江大學英文系副教授
「無人戰事的『群島性』」


論壇第三場,以「虛擬」為題
論壇第三場,以「虛擬」為題

■ 陳國偉:創傷的島嶼隱喻

虛擬,如何成為新的「真實」?在AI興起的時代,人文研究已然不可能忽略相關議題,而文學研究更亟需在此刻,探究「文字」還有何意義與特殊性?社群媒體的「視覺轉向」已不是新趨勢,有別於Instagram、TikTok和YouTube在圖像影音上的強勢,最初也是訴求視覺的臉書Facebook卻似乎蒙上一層高齡、過時的形象,逐漸不受年輕族群青睞。

然而,當2023年中,台灣本土「#MeToo」運動爆發,臉書卻成為了MeToo受害者陳述創傷的重要媒介。往往處於權力不利位置的受害者,選擇不使用IG或TikTok等需要露臉的平台,有別於影音的現身與即時性質,文字的距離感,容許受害者架構自己的時間性。另一方面,臉書用戶橫跨廣泛年齡層,也使得創傷自訴能跨出同溫層,甚至成為記者蒐集資訊、製作相關新聞的主要管道。台灣MeToo運動竟借力於文字這樣「古典」的媒介,我們可以藉此思考,在社群時代,文字是否有新的功能?

文字的距離感,容許書寫者架構自己的時間性。台灣MeToo運動竟借力於文字這樣「古典」的媒介,我們可以藉此思考,在社群時代,文字是否有新的功能?

回顧網路社群在台灣的發展,1990年代可說是網路的「元島嶼」時代:只有文字、社群性明顯的PTT,聚集了興趣相投的人們,甚至見證了《第一次的親密接觸》等網路文學的流行。2000年,PTT2個人版的出現,可說是從「社群性的列島」到「個人化孤島」的轉向,然而同時也有以興趣愛好分群的奇摩家族出現,網路社群朝向群島化。有別於上述以文字為主的平台,到了PChome個人新聞台、無名小站的流行,已經整合了圖文與交友功能,可說是在臉書時代前的過渡。

而在臉書最初推出時,限定近況更新字數為160字,卻隨著十多年來用戶的不斷成長,放寬字數上限至六萬多字,而從視覺平台轉型為如今的文字平台。臉書定位的變化似乎啟示著我們:資訊分眾時代並未消滅閱讀行為,由近幾年「文字雲」——將文字視覺化為島嶼——的流行來看,人們仍然在乎文字帶給我們怎樣的訊息。

在前述MeToo運動中,虛擬介面仍是必須的,但人們訴求的卻是真實的創傷經驗,而該運動中更存在著一種難以言明的默契,即是所有創傷經驗在被說出時都被預設為「真實的」,如是挑戰了網路空間的虛擬性,可稱之為「反虛擬」。而另一種「假虛擬」則作為創傷書寫的策略出現,許多貼文以第三人稱或夢境等「虛擬」視角敘事,然而每一位讀者都知道文中的經驗是真實的。這讓我們想起創傷本身的島嶼隱喻,受害者如同孤島無法陳述,然而在虛擬平台寫作卻能召喚「海面下」的連結現身,群島便成為弱勢結盟的新方式。

創傷本身的島嶼隱喻,受害者如同孤島無法陳述,然而在虛擬平台寫作卻能召喚「海面下」的連結現身,群島便成為弱勢結盟的新方式。

■ 楊乃女:虛擬的共群,時間的孤島

島嶼/群島早已超越了地理概念,而指涉一種去中心化的思考方式,其應用路徑可從實體空間延伸到虛擬空間。在網際網路中,節點如同小島串連為群,而Web 3.0更基於去中心化的區塊鏈概念,透過DLT(分佈式帳本技術)將所有權與掌控權分散,可望在未來帶動新一波網路革命。區塊鏈的信仰者以「第四次工業革命」和「真理機器」(the Truth Machine)形容這個新時代,並且信任數學計算以達成基於合意共識的協定,稱之為The God Protocol。

當技術帶領人性,虛擬的共群是否會成為時間的孤島?

楊乃女教授進一步探問上述共識與數學信任的可行性。劉宇昆的小說《拜占庭同情》虛構一場將區塊鏈應用在慈善的嘗試,小說中的「同情網」顛覆傳統上由權威機構決定如何分配慈善資源,企圖從專業人士手中奪取對全世界難民「供給同情」的權力。反菁英的同情網是一種理想主義的努力,其決策是基於情感共識,但它也使世界變得更難以預測。羅夫柔伊與本斯以「a-normative objectivity」描述這種演算法治理下的新客觀性,當個人化資訊取代統計學,人們也不再需要信念上的共識來做出決策。

當技術帶領人性,虛擬的共群是否會成為時間的孤島?在演算法之下數位客體被串連的只有「共識的時間」,網路使用者的當下代替了過去與未來,我們是否已經失去了Mark Fisher所謂「時間的鬼魂」(hauntology)?


■ 涂銘宏:我的武器沒有身體

如果將戰爭比擬為元島鏈(meta-archipelago),則島鏈中的每個島都代表一個特定情報源或數據集合,戰爭的動態如海浪不斷衝擊著情報島鏈。

後虛擬(The Post-virtual)指涉的是2020年代在疫情推波助瀾下的遠距革命,Web 3.0、AI,與元宇宙興起,去人類主體或去中心不再只是概念,而漸漸在各領域帶來全面變革。涂銘宏教授聚焦於近年科技驅動的軍事轉向,以元島嶼的角度,探問傳統戰爭型態受到哪些挑戰。

數位/無人戰爭,使得中心化的戰場不再侷限於特定地區,虛擬與現實地點的「元島嶼」連結成網絡,凸顯了掌握與即時回應數據的重要性。烏克蘭利用了被視為日常的訊息技術,作為數位戰場的應用資源。而使用Avatar,或無人機遠端操作,此種代身在場主義(Avatarism)正是後虛擬情境的體現。另一方面,加薩走廊的地道作為一種「元島嶼」網絡,體現德勒茲根莖(rhizome)靈活而不斷生成的連結,成為反制與擾亂的新型手段。

如果將戰爭比擬為元島鏈(meta-archipelago),則島鏈中的每個島都代表一個特定情報源或數據集合,戰爭的動態如海浪不斷衝擊著情報島鏈,同時島鏈可以重新被後設化,不對稱組配島群能更靈活應對變化。然而,新形態戰爭的問題在於情報過載,當蒐集到的情報過多,便不可能回應每一個威脅。如何確保個別人員不過載,精準篩選重複的情報,不掉入情報蒐集的複雜性陷阱,成為情報戰中的新挑戰。

最後,涂銘宏引用Grégoire Chamayou的思索:二戰時的神風特攻隊,將戰士的身體與武器合為一體,而今日戰爭中的無人機,卻將兩者完全分開。從「我的身體就是武器」到「我的武器沒有身體」,行動者本身的死亡從前者的必然,到後者的「必然不」。當人工智慧與區塊鏈等技術創立新的戰爭典範,帶來更多靈活性與效率,過度信任演算法的危險,以及嶄新的倫理問題,亦隨之而來。


■ 重新想像「多重韻律」的島嶼

「綜合論壇」場次,由李育霖教授、邱彥彬教授、涂銘宏教授總結
「綜合論壇」場次,由李育霖教授、邱彥彬教授、涂銘宏教授總結

如果島嶼提出了另外一種模式(mode),則重點在於連結,共情/時間性/世界(Worlding),引導人們再次去感受。

末了的綜合座談,李育霖教授總結本次論壇對「元島嶼」的設想,由加勒比海文學的元島鏈,與德勒茲根莖等理論路徑開展,「重複的島嶼」是內在的重複而非殖民敘事的,在時間上則是多重韻律。究竟,重新想像島嶼如何可能?反抗如何可能?這裡的重新不只是「alternative」,而是一種「再想想」,如果「大陸」代表定型的思維,則島嶼就是想像。

海登.懷特(Hayden White)以來,人們對歷史的理解是符號學的,李育霖更希望提出一種感受性的可能,如果島嶼提出了另外一種模式(mode),則重點在於連結,共情/時間性/世界(Worlding),引導人們再次去感受。

延續對群島與戰爭的思考,涂銘宏說那是一種「隔離,又並不像你想像那麼隔離」的狀態,加入共通性就形成星圖,繪出想像的、去中心、動名詞的「grouping」。例如,監視的核心在於看見,當哈瑪斯(Hamas)將監視塔的群島摧毀,過度依賴監視機制的以色列就陷入困境。最後,邱彥彬教授從新自由主義的角度,總結三場論壇中不同的「元島嶼」視角。新自由主義儘管破產卻仍然強勢,作為學術工作者,只能在思想上轉換,或者如夏曼・藍波安一樣以現象學式的新身體經驗加以抵抗。邱彥彬分享,近期讀到《橫斷台灣》,對作者游旨价不從「群島的世界史」,而從「群島的星球史」切入,完全從物種、非人的時間性來書寫,感到相當驚豔。若以地質的時間來看,台灣就被群島化為複雜遷徙網絡中的一個節點,要展現島嶼的共性,找到重新書寫歷史的方式,或許未來可以更多地從「非人類的視角」來觀看。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