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差異與禮物贈予:洪世謙X黃雅嫺「嶼之予」講座側記(下)

文/洪祥庭


■ 黃雅嫺:贈予、接受與回禮的三角關係

黃雅嫺教授從「贈與」思及言語。
黃雅嫺教授從「贈予」思及言語。

黃雅嫺教授由「禮物」為關鍵詞,切入關於贈予的討論。問題意識則在於我們如何面對他人贈予禮物的同時,我們陷入了一種債務的危機當中?這是一種接受與贈予間的責任關係。

黃雅嫺首先認為禮物包含三個層次,其一為預設了贈送方與受贈方,其二,則是禮物經濟本身消解了贈送的慷慨與不求回報的意涵,因此禮物經濟形成了一種毒藥(das Gifr)循環。其三,正因為禮物本身該是無聊間的贈予與不可陷入經濟流通的中介,因而隨著禮物而來的債務赦免與寬恕也是單向,不求回報的。這種贈予、接受與回禮的三角關係,建立了雙方間的關係確立,形成「法」的開端與契約的訂立。

贈予、接受與回禮的三角關係,建立了雙方間的關係確立,形成「法」的開端與契約的訂立。

■ 「Hostis」的兩面意義

她指出,拉丁文「hostis」具有兩面性的意義,分別是指客人與敵人,這象徵兩者之間的界線。若是無條件式的規則,則「hostis」代表敵人;有條件式,則代表司法、政治,抑或倫理的好客準則。而這種接待必須透過語言,語言具有自動性,是「與身俱來」(emporte avec soi)的,沒有界線且複雜。然而,這種與身俱來的「母語」是由誰來決定的?

除了簡述台灣的語言政策外,接著以法語為例,說明法語由地方性語言,逐漸國家化的三個階段,分別為文藝復興到宗教改革、法國大革命時期以及現代科技化時代。

■ 文字、他者與現代性

然而,為何要談「他者」呢?

黃雅嫺教授在此舉例,台灣人能夠使用不同的語言,也因此擁有不同的思考方式,同時證明了我們內部有著不同的他者並存,而這也跟現代性有關。語言學家錢玄同和德國哲學家黑格爾(Hegel)都認為漢字的本質有礙於現代化進程,提示了面對他者時,要如何思考漢字存廢?

由於中文的垂直書寫、非字母化的特徵,難以透過中文使用者進入所謂的現代進程,具體體現在打字機的發明上。墨磊寧(Thomas S. Mullaney)也認為中文是(西方)打字機界虛偽地宣稱普世化中,會出現的「他者」,被排除在印刷術可能形成的共同體之外。

當代台灣透過注音拼寫漢字,便失去了漢字提供的視覺直觀理解,字和身體開始產生斷裂,如同代碼。

如何資訊化?在什麼社會脈絡下?由誰決定?等等的漢字書寫政治,也是值得我們注意。當代台灣透過注音拼寫漢字,便失去了漢字提供的視覺直觀理解,字和身體開始產生斷裂,如同代碼,通過一種不可見的符號來交換。

至此,對於身體來說,當代漢字書寫,同樣也形成了斷裂的他者。

黃雅嫺:當代漢字書寫,也形成了斷裂的他者。
黃雅嫺:當代漢字書寫,也形成了斷裂的他者。

■ 言語內存和他者的倫理關係

面對當代溝通失焦、斷裂的情況,我們該如何面對他者?

洪世謙教授提問認為主體是由他者所構成,主體之所以特異都因為跨個體的連結、共同協作而成立。恰好是因為在溝通過程中,就算失焦,也唯有這樣才能知道自己與他者的差異,語言成為介面,得以連結他者的過程中一邊辨認自我。黃雅嫺回應認為言語內存著和他者互動的倫理關係,而這樣的養成是與身俱來的。主持人黃涵榆教授最後作結,提及台灣人文學社同樣利用不同漢字及諧音,進行更多可能性的哲學思考。

黃涵榆教授主持小結時呼應,台灣人文學社以漢字及語音,進行可能的哲學思考。
黃涵榆教授主持小結時呼應,台灣人文學社以漢字及語音,進行可能的哲學思考。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