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台灣」編輯室前言

「影像.台灣」編輯室前言

楊乃女 


           原本預計於十一月出刊的台灣人文學社秋季號,由於決定加入日本評論家宇野常寬十二月來台訪問的講座內容,因此延期出刊,首先在此向所有會員致歉。本期的主題為「影像.台灣」,影像中的台灣雖然不是一個新穎的主題,不過近幾年來台灣的電影有一些特別的發展,不管是紀錄片或劇情片的導演都嘗試在技術上、風格上和主題上為台灣的影像開拓更多元的發展,筆者特別邀請四位學者及一位專攻台灣紀錄片的研究生針對當代台灣電影中的台灣文化以及影像如何再現台灣,收錄了五篇精彩的短文。這其中有一篇文章為英文論文,筆者邀請一位波蘭學者,以台灣電影在波蘭的接受情形為題,觀察台灣電影在台灣之外引起何種共鳴,提供一個跨文化的觀點。

廖朝陽教授在〈未讀已回:《父後七日》與生命程序〉一文中,探討《父後七日》這部電影「指向如何理解王禎和以來台灣諷刺文類的新轉變」,從科技理論的觀點來看,工業化以降,可程式性大大入侵生活,在極端情形下「個別程序的可重複性完全取代個體的經驗內容」,諷刺文類的內容是否也空洞化了?廖教授認為《父後七日》透過喪葬儀式讓我們看見文化的程式性早已一分為二,一邊保有文化價值系統強大的約束力,而另一邊「則是這個系統本身作為生命動力所必然保有的,透過變化還是應新現實的能力。」因此諷刺文類的新轉變則是指文化系統的單向制約力太強大,「使文字、儀式、文類都因為不可閱讀而必須下降到生命自保的層次,在意義系統的直接反射中另尋出路。」

Stankomoir Nicieja教授在「台灣及台灣電影在波蘭的接受情形」 (Polish Reception of Taiwan and Taiwanese Cinema)一文中,提出波蘭觀點,指出波蘭如何理解台灣及台灣電影。Nicieja認為波蘭對台灣的認識主要來自於台灣的經濟、地緣政治及藝術電影。波蘭的大眾媒體對台灣的報導大部分都是比較特殊的事件,台灣文學的翻譯非常稀少,台灣的旅遊書籍也幾乎是零。比較起來,台灣的電影接受度還不錯算是比較特殊的現象。不過波蘭人所認識的台灣電影通常涵蓋於東南亞電影的介紹之中,影展的引介功不可沒。李安的《Pi的奇幻漂流》及侯孝賢的《聶隱娘》兩部電影在波蘭受到廣泛好評。台灣的電影可算是台灣文化的軟實力。

林建光教授在「廢墟與『世界』:《西部來的人》觀影筆記」透過黃明川的電影,探討「當代生命情境下的存在問題」。他指出在這部影片的鏡頭下,台灣的東部幾乎是「一望無際的廢墟、碎片或『去頭風景』」,而這不是戰爭、天災或人禍造成的,彷彿廢墟是以一種自然的方式存在。因此林教授認為影片中的東部事實上影該解讀為「空間轉化、位移為當代生命型態的隱喻:任何地方,包括地理空間意義下的『西部』,都已經『東部化』或廢墟化了。」然而,在這些廢墟影像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強烈的烏托邦衝動」,也就是說這些碎片指向「某種尚未來臨的『新世界』,一個建立在否定、摧毀既有世界的新世界。」

紀文章教授則是在〈幾部台灣環境紀錄片的敘事特徵〉這篇文章中介紹台灣目前主要的環境紀錄片類型。根據紀教授的研究,台灣的環境紀錄片目前可大略分為三種類型:環境運動型紀錄片、藝術創作型紀錄片,以及主流媒體/商業院線型環境紀錄片。第一場類型通常會結合環境運動,其敘事特徵在於「強調庶民發聲以再現在地意識」。至於藝術創作型紀錄片,「經常是透過美學手法把環境現象和問題呈現出來」,敘事特徵為「述而不作」。至於第三種類型的紀錄片,在技術層面和行銷管道上比較有優勢,因此能吸引較多觀眾,不過這類紀錄片敘事較為保守,而且通常背後有大企業的投資,因此無心探究造成環境問題主要的結構性因素。

王秋今的〈《看見台灣》的環境創傷〉研究齊柏林的紀錄片《看見台灣》。她引用邱貴芬對「台灣性」的看法,指出這部紀錄片藉由庶民及鄉土影像召喚台灣性。這部影片最大的成就是藉由看得見的環境破壞影像,召喚台灣民眾感受環境創傷。不過這部影片仍然有許多「視而不見」的問題,也就是直接遭受環境污染影響最深的原住民,在這部影片中被忽略了。影像的美學效果似乎掩蓋了許多真相。「看見」台灣不僅牽涉到環境議題,亦牽涉到後殖民及政治的問題,如何看見台灣,或者我們要看見甚麼樣的台灣都是需要考慮的問題。

最後,本專輯收錄了日本評論家宇野常寬訪台期間參與講座內容。宇野常寬針對日本的文化與媒體之關係作了一場非常精闢的演講。他指出日本即使在網際網路普及的時代,仍然未能發展出具有改革動力的文化,他認為主要的原因在於日本的網路文化不過是補全了電視文化而已,因此仍然十分保守,無法像台灣或香港一樣,成為政治上改革的動能。涂銘宏教授與陳國偉教授分別從遊戲化現實及文化想像力的角度回應宇野常寬的演講,非常精彩。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