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的世代,內造思維的世代

鄭如玉(逢甲大學外文系副教授)

廖朝陽等著。林明澤、邱彥彬、陳春燕編。《理論的世代:廖朝陽教授榮退紀念論文集》。台北:秀威資訊,2020。叢書系列:秀文學。ISBN9789863268154。初版。308頁。

閱讀完這本《理論的世代》後,突然被一種空白擄獲,在這個不知該如何言喻的空白中,我似乎看到四周的迴路中有無窮的盤根錯節的通道與出口。我看到在理論的長河中,作為處理理論的一分子,能有空白與反身的機會。正如李鴻瓊所言,若要用一個最簡短的字詞來描述老師的思想精髓的話,「空」的確是最佳答案。廖朝陽老師在理論界的長年耕耘,為我們開啟許多孔洞,讓我們能在空白中留得反身與反思的契機。廖老師不僅是台灣比較文學、外國文學領域中理論的先驅,更是如蘇格拉底般,引導「我們這個世代在學習的路上有勇氣不受大眾意見左右,同時也培育出一個內部具差異與延異的世代」(90)。

廖老師多年來擔任文學與理論界的推手,寫過的議題之多元實在令人難以分類他。他處理許多台灣作品,例如《賽德克.巴萊》、《無言的山丘》、《多桑》、《看得見的鬼》、《迷園》等,著重於探討台灣的主體性,更提出空白主體說來詮釋台灣的主體與文化觀。他也是後人類的研究者,引進許多後人類的理論。更有趣的是他還比較了東方的唯識理論與西方的阿岡本神學,例如在〈災難與密嚴:《賽德克.巴萊》的分子化倫理〉中,他運用了唯識的密嚴思想與阿岡本的失能政治與榮耀神學理論來探討《賽德克.巴萊》這部電影。

這本書的生成令人感動,這是廖老師的學生們送給他的退休禮物。他們於2019年為他辦了一場誌記其退休的學術研討會,並將論文收錄為一本專書。論文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論的原初與更新,第二部分則是基進政治與當代性的反思,是對集體性、共同性的討論,第三部分則集中探討媒介,或思維之技術。這幾篇論文各具特色,理論性強,實為台灣外文理論學門注入一股活水。

在〈內造思維與後人類倫理:物種特性的觀點〉一文中,廖朝陽指出「人類的思維總是已經在大於人類的系統中內造」 (頁12),他期望能在「代理」思維 (representationalism)外開發另一種思維能力,亦即是「內造」 (intra-action)的思維,內造行動指的是個別運動或獨立個體其實彼此間相互纏繞與影響。例如,在2017年發表的〈《你的名字》:雲端因果與內造行動〉一文中,廖老師處理災難的常態化時提出了三葉與瀧等人如何被編織在大歷史的網絡中,並且超出人類的系統,在雲端因果中相互內造與開啟新的岐變。正因為人類的思維能超出其系統,並與其他物種與系統相互內造與糾纏,才得以面對來自外界的偶然性,透過內造行動參與現實,形成應接(performative)關係,並進一步改變思維,影響現實的開展。

廖老師的思維的的確確撼動了台灣理論界,並傳承給下一個世代,透過思維的革新,他讓知識的傳遞能「進入並維持跨個體化(transindividuation)過程的長路模式(long circuits)」(頁77)。在「何為世代?為何理論?」一文中,吳建亨從史提格萊的理論出發,探討當代科技紀元下記憶技術如何能被轉化為批判實踐。他強調我們應從短路模式切換到長路模式,從被動的「調整適應」(adaption)進化到「內外調併」(adoption) (頁88),才能培養足夠的批判能力,也就是史提格萊所謂的「智慧地生活」 (Stiegler, Taking Care 34)。在災難已呈現常態化的當代,這樣的能力更是重要。

廖老師說道,「系統要先想像自己會死,才能保留『活』的可能」,李鴻瓊引用廖老師的另一篇文章大意,指出「要起死回生就必須有能力連結到事物變異的可能性』,預演災難與休止(構想空),讓事物回復到某種『冥冥』的空白『前觸』狀態」(頁59)。他以日本建築家磯崎新的「間」建築或末建築為例,在這些充滿孔洞與空隙的建築中,間斷似乎能連結混沌與域外,讓不定世界能不斷更新。

李鴻瓊在〈理論與親密性〉一文中,跨越不同領域,論及本體、思想、理論、摺布、建築、古典俳句、後現代小說、西方漢學家與東方批判理論家。他細細爬梳從理事無礙到事事無礙的路徑,從一界密到一線密到空密直至間密的理論創生性。他試圖讓我們看到空・間如何允許我們「接觸到差異世界失去界線的共同空,而能接取混沌,啟動新的變化與創造」, 讓「一切入零、一切入間」(頁65-66)。讓因過於密集所造成的普世躁鬱得以稍微緩解,而能朝向「間斷自我、進入中間」所形成的就地沒入,死生親密的狀態前進。透過空白與孔洞,事物本來僵化的秩序似乎開始產生不同的變型、扭曲與摺曲,開展出不同的樣貌。

在〈天下與萬國之外的臺灣〉一文中,邱彥彬處理台灣這個近乎空白的存在,試圖透過「絕對外部性」的概念描繪臺灣的歷史定位。一直以來,夾在美國萬國主義與中國民族主義之間的台灣的政治主體充滿爭議,各方說法不一。邱彥彬提出牡丹社事件時的台灣如何透過「絕對外部性」的存在挑戰當時的清國政權,他認為與其哀嘆臺灣長期處於不同霸權的壓迫下,不如反身思考因此而可能帶來的能動性;例如,是否能將因受強權欺凌而產生的悲情意識轉化為對「霸權體制的頑抗意志」?是否能將認同危機轉化為「抵抗體制的框定,朝向他者開放的世界主義」(頁204)?

在〈無/用的空白:談廖朝陽倫理論述中「延」與「返」操作的要義〉一文中,林明澤則仔細爬梳老師的災難與空白想像,想像災難時刻下的主體應接之道,更論及其對當下人文危機的意義。他指出,若無能(失能)為主體面對外部衝擊的本態,那麼老師所謂的「空白」與出離能為主體爭取延緩面對衝擊的空間,透過「延」與「返」的策略性操作,主體得以因應災難。他指出班雅民的歷史天使雖被背後進步的風暴推著往前走,那無法收攏的翅膀卻有可能「擋出背後未來的一小塊可供喘息的餘地」(頁96)。

在〈班雅民的歷史天使:論石黑一雄《未得安撫者》中的「迸出式回憶」與「彌賽亞時刻」〉一文中,蔡佳瑾也處理著歷史天使如何讓失能者得到喘息與因應個人與文化災難的空間與時間。主角賴德擁抱未得安撫的創傷與記憶,等候彌賽亞時刻的來臨與救贖,失能的他一直無法從憂鬱中走出,他不斷回返創傷情景,拒絕透過哀悼得到安撫。有別於佛洛伊德將憂鬱視為病理性症狀,蔡佳瑾認為主角賴德對憂鬱的擁抱有可能迸顯出班雅民式的彌賽亞時刻。

在〈債務與罪責:兼論安那其反抗與生命想像〉一文中,黃涵榆探討另一種當代災難與失能者(背負債務者)。在新自由主義的時代裡,他探討債務與罪責如何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我們都不知不覺地成為背負債務的、失去能動性的債務人。他提出阿岡本的另類生活形式含藏了某種反抗的可能性,更列出多樣化的當代安那其運動與另類生活形式的實驗如何提供更多逃逸路線,供我們逃離新自由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政治經濟現實,逃脫債務人生與經濟。黃涵榆更指出通往安那其反抗的第一步是拋開具體的目標與政策方案,在活動中隨時保持彈性與策略性結盟的可能性。

在〈以同志為範式的愛的政治:釣人或共群做為方法〉一文中,朱偉誠談到另一種應對災難的模式。由於「過去的生活方式──如國族主義、法西斯主義、和共產主義──最終都帶來災難(隔離、戰爭、種族屠殺等)」,所以法國哲學家 (如儂希、巴岱伊與布朗修等)試圖重新想像「如何共同生活」與共群的可能性(頁163),試圖連結愛與共群。例如布朗修以莒哈絲的中篇小說《死亡之病》為例,藉以說明「愛人的共群」或許更能補足哈特與奈格里德「愛的政治」之提案。

蘇秋華、周俊男與陳春燕的論文則聚焦於媒體如何提供一種非人的長路迴路,形成一種後人類式的應接關係。在〈蕈菇即媒體:從道爾的超自然書寫檢視蕈菇之媒/黴體性〉一文中,蘇秋華透過偵探小說家道爾對於蕈菇、電話與召魂術的研究,提出了後人類理論式的媒體考古學研究。道爾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戰造成眾多死亡,此災難讓人們渴求與另一個世界溝通,進入非人的迴路。蕈菇的媒體性為我們勾勒出「非人潛在力量的地圖」,「菌絲體和電話線路綿密交織在地底,正如土壤中錯綜複雜的神經網路」(頁244-45),連結了眾多元素、物種與訊息,進入了人與非人間交纏與相互內造的迴路。

周俊男的AI語音助理不也預示著一種透過非人的迴路去修正與補足人類關係的可能性。在〈《記憶回放~AI的遺言》:語音助理與後人類倫理〉一文中,周俊男舉一部日劇《記憶回放~AI的遺言》為例,提出AI技術如何具備修造真實世界關係的倫理意涵。當主角直人無法真正理解家人的意義時,語音助理所唱出的《乾杯》這首歌變成一種遵循演算法的離身之音,與直人的主體形成一種如傅柯所述的內在的角力;周俊男指出直人挪用與轉換此離身之音,並將其「轉換成內在聲音,進而改造自己」。這是一種傅柯式的倫理,主體得以透過此過程「同時轉化真理、技術及自己而達到個人自由」(頁268)。

在〈從視覺轉向到經驗轉向到認識論轉向:再探新媒體研究,兼論數位新想像〉一文中,陳春燕仔細爬梳從視覺轉向到經驗轉向到認識論轉向的路徑,並質疑幾位學者援引德勒茲的控制理論並將控制社會等同於數位性本體的詮釋方法,她期望我們能找到具有創造力的分割性美學;她提出了有趣的例子來演繹此種分割性美學,本來富有連續性本體的佛朗明哥舞被許多藝術家運用來展演極富創意的分割性美學舞藝,發展0和1、開與關之間的美學形式,例如將其發揮地淋漓盡致的卡勒凡(Israel Galván)。

在本書中,李鴻瓊、邱彥斌、林明澤、蔡佳瑾、黃涵榆與朱偉誠都或多或少談及災難、空白想像、失能等主題,在當代各式災難已成常態的情境下,提供許多反身思考的路徑與策略。幾位作者的作品鋪寫出多元的災難或失能情境,讓我們明白人類雖無法逃脫災難的來臨,卻或許能在歷史的無限回返與重複中擷取可能的存活之道。蘇秋華、周俊男與陳春燕則聚焦於處理媒體如何提供一種非人的迴路,形成一種後人類式的應接關係,一種內造式、內外配接式的長路裝配。在後人類主義、新物質主義與人類世理論當道的當代,或許能為我們提供更有活路的可能性。

老師對我們的影響正如德勒茲的簡圖對畫家的影響,若說簡圖作為畫作成型前的渾沌階段顛覆了畫家的再現式的形象,是一種通往創生式畫作的災難階段;那麼,廖老師長年所做的不正是打破本來的既成概念,不斷顛覆原有的知識與理論架構,這是一種渾沌式階段,卻也是創生的開始;這是一種先破後立的側向鋪梗與行走,催生從空白與孔洞中生出的理論。他引進與創造的理論為國內研究者佈滿雲端因果,當時機成熟時,結晶化便自然呈現,這本書正是最佳寫照。

引用書目

廖朝陽,〈《你的名字》:雲端因果與內造行動〉。《台灣人文學社通訊》第9期,2017年7月,http://twhs.org.tw/EPAPER/e_paper/e_paper_c.php?SID=41,2020年7月10日讀。

Stiegler, Bernard. Taking Care of Youth and the Generations. Trans. Stephen Barker. Stanford: Stanford UP, 2010.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