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輯序言

黃涵榆( 臺灣師範大學英語系)

  「記憶與見證」這個專輯本身如同主題,就是一份集體證言,見證了一段尚未完結的語言、思想、情感互動的延異...

   從2013年5月開始,我參與了由政大英語系邱彥彬擔任總主持人的〈培育年輕學者卓越研究能力計畫:思想東亞、超克全球、想像世界〉整合型計畫(執行期限2013/05/01~2016/4/30),執行〈恥辱、餘生見證與白色恐怖: 後人文主義的思考〉這個子計畫。除了個人論文撰寫與發表(見〈恥辱、生命政治與白色恐怖證言〉,《時空流轉、文學景觀、化翻譯與語言接觸——第八臺灣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 北:萬卷樓,2014年5月,頁613-37;“The Politics and Promise of Memory: The White Terror in Taiwan as Example,””Pr oblematizing East Asia: Theory and Engagement” International Workshop, Taipei: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October 4~5, 2014。),還邀集了本專輯的作者們組成了「記憶與見證」讀書會,自2013年暑假開始,進行為期一年多的讀書會活動,所閱讀的文本包括Testimony (Felman and Laub), Remnants of Auschwitz (Agamben),History and Memory after Auschwitz (LaCapra), Technics and Time (Stiegler), 德希達的The Archive Fever, Demeure, Athens Still Remains等共12本書。在這段過程中,我們討論了許多議題,例如證言與技術的關連、檔案熱與記憶痕跡的延異、災難見證不可能性與倫理的必要性、見證的情動性、攝影與悼念的關連等等。我們特別關注證言的倫理意義(或異議?)與其說在於記錄或反映歷史現實,不如說是鬆綁、開展對於真實的理解與感受。那些在大歷史洪流與官方版的勝利者歷史中被消音、失去名字、被壓抑與壓迫的記憶與生命痕跡,得以被悼念、被記得,朝向更開放、更符合正義的未來,不斷衍生出差異。受害者在要求平反的證言中,不再只是受害者,而可以是見證者、敘述者、想像者。我們也關注透過閱讀證言,也就是見證他人的見證,如何開展出一種不被意識形態、大歷史與集體身分認同綁架的與他者的倫理關係。讀書會成員帶著這些思考與關懷,為我們的集體證言寫入了2014年12月20的工作坊。在我「強取豪奪」之下,最後生成了這個專輯的論文構想。

   這個專輯裡長短不一的篇章有著共同關懷,卻保有各自的書寫與思考風格,體現了「差異共在」的樣態。衷心期待這些待續的證言能引發不同於冷酷的學術論文的迴響。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