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如何閱讀培瑞克的《空間物種》:期待中文譯作出版

許綺玲
(國立中央大學法文系教授)

  培瑞克(Georges Perec, 1936-1982)在他為時不長的創作生涯裡,每一部作品無論在內容及形式上,都能不斷地推陳出新,每一部作品都是一項新的嘗試、新的挑戰、新的實現。他的作品涉及的主題非常多元,包括自傳文學、災難文學、創傷文學、(反)烏托邦文學,探險小說、偵探小說、百科全書式或收藏家式的建檔書寫、怪物或非人(l’inhumain)的世界,科學論文的風格諷擬等等,但是不管怎樣分類,空間書寫始終為重要關鍵。早已成為文學及人文社會學界顯學之一的(城市)空間文學議題、主體認同探討、跨領域跨文化的敘事言述,根莖、遊牧等思考模式想像等,從各方面來看,空間都是後現代文化不可規避的要素。

    再從視覺文化與造形藝術來看,活躍於1960年、1970年代的培瑞克是個文化素養豐富的文藝青年,曾嘗試藝評書寫。不僅在其文本中經常提到藝術、電影,也曾多次與藝術家和導演實際合作創作。他還將克利(Paul Klee)畫論的文句引為小說《生活使用指南》的扉頁引言,以之為其閱讀引線提示,強調交織在文字紋理間想像的視線流動。小說的形構即為了引領讀者在其文字空間與故事世界中探索前行。而自傳研究者勒真內(Philippe Lejeune)乾脆就以「移動的人」(un homme de déplacement)來比喻培瑞克難以界定且不一而足的書寫風格。弔詭的是,這種流動性與多變性,與看似相反對立的結構性、系統性、(穿越作品之間的)一致性,在他的文本中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他追求理性的佈局、規則的建立,但又時時保留偶然、意外、例外的存在空間,期待「偶微偏」(clinamen)的發生——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會在「繁」之書寫特色(《給下一個千禧年的備忘錄》Lezioni Americane)中讚嘆培瑞克是有道理的。

要認識這位作家,這本精緻短小的隨筆集《空間物種》(Espèces d’espaces, 1974)應當可視為一個理想的切入點,而上述的流動、多變,以及結構性、系統性、一致性的矛盾特質亦可見於這本散文集中。以分章來看,培瑞克大體上按照從小而大,由近而遠的順序來安排篇章,他就近從他寫作面對的紙上空間開始,然後依序擴展:紙頁、床、房間、公寓、樓房、街道、里坊、城市、鄉間、國家、歐洲、世界、空間(太空)。每個章節的空間單元之下,再分出幾個有或無標題的次單元,次單元的內容組合方式非常多樣化,有敘事、描寫、評論、抒情不同文體;有生活經驗、有想像的提問;有關於特定空間範圍的寫作計劃、文字演練、用詞的檢討、擬造句習作。整體而言,形式非常自由,每一篇都自有一種「空間形勢」。他描述了我們熟悉的生活空間、同樣這些空間的陌生化,對於空間的使用提出疑問,翻轉既定的印象,或者從空間潛入文字所造之不可能空間,再不斷地問:「為什麼不…?」、「要如何做呢?」

  若是問台灣的讀者是否準備好讀這麼一本書?這本書有哪些閱讀視野? 首先從建築學的角度來看:由於其自由的想像,使得本書長年之間成為建築、空間設計、城鄉規劃等研究者及學生的熱愛讀物,也是數不盡的相關論文參考書目必列選項(甚至因為太熱門、太經久,曾有建築學教授不得不警告學生:沒舉出關聯不得濫列!)。直到近年,本書的選文片段還經常被當成學生作業的申論或實作的題目。而學生據以回應的方式也五花八門,創造出來的作業成品也各有千秋,足見其豐富的啟發性,所激發的想像空間,海闊天空。

再從社會學的角度來看:事實上,這本散文集原本是應建築家與社會學家維希李歐(Paul Virilio)之邀所撰,也是唯一在培瑞克生前出版的散文集,是維希李歐主編的「批評空間」(L’espace critique)系列書之一,加利略出版(Editions Galilée)。培瑞克與維希李歐等多位社會學家合作緊密,也與他對日常生活社會學的研究興趣有關,培瑞克還曾參與研究生活空間最具權威的社會學家勒費佛(Henri Lefebvre)的研究團隊。他與維希李歐等人共同致力於鑽研日常生活中易為人們所漠視的平凡事物(因此培瑞克要為無人關切的「樓梯」與樓梯間特地寫一篇小文),開展新世代社會的城市人類學書寫。
  台灣近年引進的安妮.米柯萊(Anne Mikoleit)與摩里茲.普克豪爾(Moritz Purckhauer)的《城市密碼:觀察城市的一百個場景》、馬克歐杰(Marc Augé)的《巴黎地鐵上的人類學家》及《非地方》等、赤瀨川原平藤森照信的《路上觀察學入門》都令人想到培瑞克早在1970年代強調觀察寫錄的著作。
  這本書又以文學書寫的方式與情境主義者(les Situationnistes)動搖日常生活的藝術革命行動(計劃)深有默契。也以文學的書寫,實踐了(日常生活)社會學家德塞鐸(Michel de Certeau)的構想:鼓勵行路人在井然有序的現代城市規矩中,活出自成一格的自由行動對策。這本書因而可說是與他同時代學者的生活空間理論同步,也持續地、經久地影響了許多後來的空間研究者,並就這類型的評論散文開發了種種書寫方面的嘗試。

再者,生命書寫當然是其中不可忽略的面向:培瑞克生在巴黎、自我界定為城市人,是當代「城市書寫作家」的先驅之一,其書寫兼具文體交揉、風格實驗、生活體驗與社會行為觀察、歸納研究等多重面向,且不僅只於此。如同在培瑞克的虛構小說、社會學式的探問性質散文,或甚至嚴格歸屬於文學潛能工坊文字遊戲之作,也可能有意無意間潛藏著他的生命印記,《空間物種》也大可從另類的生命書寫角度來閱讀,他作為書寫者主體之生活/生命體驗就潛伏在字裡行間。曾與他合作拍片的法國導演奎桑(Bernard Queysanne)還曾利用《空間物種》的引文為導及分段原則,編製了一部培瑞克友人憶絮的紀錄短片(Propos amicaux à propos d’espèces d’espaces)。

培瑞克在意的私密空間,是與他成長歷程的記憶緊密相繫的十二個巴黎地點;他更在意的,是那些不可迄及、不可挽回、不可捉摸的空間:是從來不曾擁有的童年「老家」,有庭園、有閣樓,有許多甜美的小秘密,有家庭共享的節慶儀式;也是他在精神分析診療室的躺椅上細數過的成千上萬個房間,而始終有一間,無以命名——也許就是集中營的毒氣室:他母親最終嚥下最後一口氣的所在?

        此外,不能不提的是從藝術創作的角度來談。或許因同是猶太裔出身,但更由於彼此都不斷追尋那些承載記憶的空間,不斷藉由描寫空間來述說不可言喻、不可盡言者,不斷由己而他,一而眾、眾而一,培瑞克的空間寫作也和當代藝術家波東斯基(Christian Boltanski)以及蘇菲卡爾(Sophie Calle)等人的創作足以相提並論,可比較的地方:如敘事或書寫療癒、收藏導向的(無)意義、真假記憶的探討…。

      值得注意的是,在1980以前的年代,正是「藝術」持續不斷地自我解構,以反藝術、非藝術,打破藝術與生活之邊界、打破精緻文化與大眾文化、打破現代主義形式自主論、打破理論概念與形式表現實踐之分野的年代。同時也是藝術政治化,藝術以行動介入社會作為其使命的時代。已有學者試論:培瑞克多樣式的寫作計劃毋寧會令人聯想起當代各種藝術計劃、行動、展演、裝置等等的實驗性與踰越成規的作法。近年,以「向培瑞克致敬」為名而從事的創作、設展、策展相當多,已彙集成不只一部的研究論文集。簡言之,培瑞克已有自己在藝術和文學創作方面的傳承族譜可建立。

最後,若對比較文學感興趣的話,驚豔於艾柯(Umberto Eco)的博學與無盡的名單,喜愛清少納言的主觀審美羅列,讚賞波赫斯舉出的各式各樣寫作,陶醉在卡爾維諾想像的遠古、異國和科幻未來的世界,欣賞西西看圖說故事的讀者…,必定可以在培瑞克的書中找到共鳴。

他的作品早已被翻譯成多國語言,台灣的文學界直到2011年方有聯合文學出版的自傳譯作《W 或童年回憶》(有誰比他更能洞見與刻劃出集中營內的極端理性與殘酷?),2014年再有行人文化出版的《傭兵隊長》(有誰比他更能深入隱身在他人名下之贋畫師的「存在」?)兩部而已。而這兩本書在出版時的定位,並未能準確掌握培瑞克著作的特質,只被籠統地冠上了「最瘋狂」、「最法蘭西」等空洞的形容詞,或是錯誤地強調其文字遊戲功力(根本不是這兩本書的重點!),這是非常可惜的地方。然而,《空間物種》的中文譯作若能出版,不但有助於彰顯其空間書寫的先導地位,尚且能和已有的兩本譯作有所呼應。不管是否互文參照與否,相信讀者會既感到似曾相識又耳目一新,藉以重新認識這位2017年5月11日Pléiades 出版的全集剛問世的法國二十世紀經典級作家。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