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化現實」編輯室前言

陳國偉(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副教授)

2020初春,人類世界因為新型態的肺炎病毒大規模侵襲,無論是追溯可能的發源地以武漢肺炎之名,或如今正名為COVID-19,開啟了全新階段的全球封鎖時代。各種以經濟、學術或觀光需要的跨國移動與交流必須改變形式,日常與現實被迫重新定義,整個世界進入了過去科幻類型或末日敘事中常見的腳本。隨著病毒散播的高峰仍然不斷復返,一如文學與影像文本早已預言那般,至2021年的此時,我們仍望不見可能的終點。

然而,在此「隔離人間」之世,「遊戲」卻成為重新蠡測與想像現實的媒介。無論是2020年爆紅的《集合啦!動物森友會》(あつまれ どうぶつの森╱Animal Crossing: New Horizons),以孤島生活模擬了人與動物相互依存的療癒烏托邦;或是原本訴求身體在實際地理空間上履踐的《Pokémon Go》,卻也調整了感應圈距與開放遠端對戰的各種新型態功能。或是2016年發行評價不佳的線上多人角色扮演遊戲《全境封鎖》(Tom Clancy’s The Division)竟又因為病毒攻擊的末日世界觀與現實的若合符節而重新獲得矚目。一如日本文化評論家宇野常寬所主張的,不是遊戲逐漸貼近現實,而是現實的運作已經被遊戲性所浸透。也因此,本期以「遊戲化現實」為題,透過三篇精彩的論述,探討在這樣不斷「重開機」的全境封鎖危機時代,如何從遊戲出發,對我們此際的生命狀態,提供新的人文思考與辯證。

黃宗潔在〈一個能為機器哀悼的未來:在數位時代想像遊戲倫理〉一文中,從「精靈寶可夢」的虛擬玩偶見面會出發,進而探討《Pokémon Go》所帶出的數位時代人與擬真╱虛擬生命之間的情感與倫理問題。郭如梅則就〈《集合啦!動物森友會》與遊戲化現實〉提出《集合啦!動物森友會》特殊的遊戲介面與思考邏輯,所形構的遊戲體驗,如何成為抗爭與革命的虛擬資本,提供重新邏輯化台灣政策執行的話語,展示出遊戲介入現實的潛能。而林宛瑄從以AR擴增實境遊戲為主題的韓劇《阿爾罕布拉宮的回憶》中,探究有韓國四大公共財美譽的男主角玄彬,如何成為改寫戀愛情感關係與慾望模式的AR戀人,並在愛情的日常╱現實「增生」中,實踐新的情感政治與倫理的可能。

另外,本期特別針對兩本於2020年兩本重量級的出版《理論的世代:廖朝陽教授榮退紀念論文集》、《華語語系十講》,分別邀請了鄭如玉與詹閔旭兩位傑出的年輕學者撰述專文,這兩本論文集無論是主要致敬的對象、主編、作者,都對台灣人文學社有重要的意義,也有相當高的比例是學社成員,也希望透過兩位的書評,能夠讓這兩本深具啟發與開創性意義的論文集,與更多的讀者相遇。

Back to Top